[发明专利]一种低分子量金耳多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5958.3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冯冰;张忠;马来记;吴越;唐庆九;贾薇;吴迪;唐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量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真菌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低分子量金耳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耳俗称脑耳、金木耳,是一种稀有珍贵食用菌。近年来食用菌在化妆品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食用菌多糖是天然保湿剂,可有效提高化妆品的保湿能力,金耳多糖是金耳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此开展金耳中具有保湿作用的多糖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金耳多糖主要应用予食品和化妆品工业。近年来研究表明,金耳多糖具有比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所以其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有很广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从金耳中得到的多糖大多为未降解的多糖,其分子量大、分子体积大、水溶性差,不利于生物吸收,从而影响其在人体内生物活性的表达,极大的限制了多糖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低分子量金耳多糖,该金耳多糖是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金耳子实体进行水提醇沉,得到大分子量金耳多糖;
大分子量金耳多糖用HCl水溶液溶解,加热降解,降解结束后用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
降解中和后的金耳多糖水溶液通过乙醇沉淀,即得到低分子量金耳多糖。
具体的说,本发明的低分子量金耳多糖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①水提:将金耳子实体粉碎、热煮,得到金耳多糖水提液;
②醇沉:金耳多糖水提液通过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60%)沉淀,烘箱80℃加热干燥后得到大分子量的金耳多糖干品;
③酸解:大分子量的金耳多糖干品用0.5N HCl水溶液溶解,80℃降解,降解结束后用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
④醇沉:降解中和后的金耳粗多糖水溶液通过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80%)沉淀,洗涤,水复溶,进行冷冻干燥,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低分子量金耳多糖的方法,该方法为:
金耳子实体进行水提醇沉,得到大分子量金耳多糖;
大分子量金耳多糖用0.5N HCl水溶液溶解,加热降解,降解结束后用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
降解中和后的金耳多糖水溶液通过乙醇沉淀,即得到低分子量金耳多糖。
本发明使用的金耳子实体购自云南天之蕈野生食用菌有限公司。
本发明得到的低分子量金耳多糖经过HPLC分析,分子量为1.2万Da左右。
本发明提供的经过酸解的低分子量金耳多糖,制备方法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所得低分子量金耳多糖含量可达到80%以上,得率达到50%以上,并且该金耳多糖的保湿活性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金耳多糖HPLC分析
图2,实施例2的金耳多糖HPLC分析
图3,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金耳多糖的保湿活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水提醇沉法制备大分子量金耳多糖
将金耳子实体(购自云南天之蕈野生食用菌有限公司)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按照100g子实体加入10L水的比例加水,加热煮沸持续2h,之后用离心机离心,滤渣重复上述步骤再提取一次后离心,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滤液浓缩至2L后,加入3L无水乙醇沉淀,沉淀用80%乙醇洗涤三次,烘箱80℃加热烘干得金耳多糖。得率:40.10%;多糖含量:61.43%。
这里得到的金耳多糖经过HPLC分析,分子量为680万Da左右(图1)。实施例2稀酸降解金耳多糖
称取实施例1的680万Da左右的金耳多糖干品10g,用0.5N HCI水溶液1L溶解,置于80℃水浴锅中加热降解4h,降解结束后用0.5N 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然后用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80%)沉淀,沉淀用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80%)洗三次。
将酸解后的金耳多糖沉淀用水溶解,浓缩后先放置于-20℃冷冻3h,然后置于-80摄氏度冷冻6h,之后转到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处理,最后得到白色的低分子量金耳多糖。得率:53.78%;多糖含量:80.24%。
此低分子量金耳多糖经过HPLC分析,分子量为1.2万Da左右(图2)。实施例3低分子量金耳多糖体外保湿活性实验
1.1体外保湿活性测定方法
将由饱和(NH4)2SO4水溶液作为相对湿度(R.H.)为81%的干燥器和由饱和K2CO3水溶液作为相对湿度(R.H.)为43%的干燥器置于20℃恒温环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5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