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雷达超分辨成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94566.5 | 申请日: | 2013-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超;李文超;张桂梅;黄钰林;杨建宇;张寅;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雷达 分辨 成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涉及雷达的成像,具体涉及一种扫描雷达方位向超分辨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成像技术凭借其强穿透性、全天候、大动态范围和高成像质量的优点,已成为当今探测领域不可取代的技术手段,在诸多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扫描雷达成像是雷达静止平台和运动平台前视的重要成像方,扫描雷达成像中,距离向可以通过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匹配滤波获得很高的分辨率,然而方位向的分辨率却受到实孔径长度的限制。
针对扫描雷达成像,特别是其中如何提高方位分辨率的问题,文献“A new Sector Imaging Radar for Enhanced Vision–SIREV,SPIE Conference on Enhanced and Synthetic Vision,1999,pp.39-47,Florida”,采用阵列天线形成孔径,实现天线实孔径的增大,但由于平台的尺寸限制了天线孔径的拓展,致使方位分辨率提高受限;文献“Iterative Noncoherent Angular Superresolution,IEEE 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pp.100–105.1988”,与“Radar angular superres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ayesian approach,IEEE Int.Conf.on Signal Processing,Dallas,TX,USA,March,2010,pp.1894-1897”中,方位向回波被建模成天线方向图和场景目标的卷积,并采用解卷积方法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但是这类方法在低信噪比时鲁棒性不高,容易出现虚假目标;文献“Superresolution for Scanning Antenna,Radar Conference,1997,IEEE National,pp:306-308”提出了一种SMUSIC算法,这种方法利用扫描回波的二阶统计特性对目标进行超分辨,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样本数,不适合扫描雷达实时成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研究设计一种扫描雷达超分辨成像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扫描雷达超分辨成像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距离向脉冲压缩:对扫描得到的回波数据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根据系统参数构造频域匹配函数进行距离向脉冲压缩,并进行距离向IFFT,获得距离压缩时域方位时域数据;
B.构造卷积矩阵并进行初始化:假设每个方位向采样点上都有目标存在,并且令θ=(θ1,θ2,…,θK)为此距离门上K个目标的位置参数,根据扫描雷达成像的物理过程,利用天线方向图构造卷积矩阵:
A(θ)=[a(θ1),a(θ2),…,a(θK)]
其中,a(θk)为指向角度θk的天线方向图向量;
对步骤A获得的距离压缩时域方位时域数据,取出第一个距离门上的方位向数据y;假设此距离门上待估计的各目标幅度参数为sk,k=1,…,K,对感兴趣方位θk的目标,令迭代次数i=1,将其匹配滤波输出作为迭代初始值,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4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