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4116.6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洪杰;魏川;叶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8F292/00;C08F230/08;C08F220/24;C09D15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徐开翟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硅嵌段 共聚物 改性 无机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b-聚甲基丙烯酸七氟丁基酯,其结构特征如下:
其中,Particle为无机材料,x为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聚合度,y为聚甲基丙烯酸七氟丁基酯的聚合度。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1)制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无机材料
将1mol无机材料、5~10mol硅烷偶联剂和100~500mol溶剂加入到容器中,回流1~24小时,离心分离出无机材料,并用溶剂多次洗涤,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无机材料;
2.2)制备表面有引发剂的无机材料
将1mol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无机材料和1.1~10mol碱加入到1~100mol溶剂中,并在低温下搅拌,然后缓慢滴加经1~100mol溶剂稀释的含有1.1~10mol引发剂位点的原料;1~3小时后,将体系恢复至室温,继续搅拌1~24小时,离心分离,并用溶剂多次洗涤,干燥后得到表面有引发剂位点的无机材料;
2.3)制备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无机材料
将1mol表面有引发剂位点的改性无机材料,50~500mol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0025~0.1mol过渡金属盐,0.01~0.4mol配体及50~500mol溶剂一起加入到反应瓶中,通入氮气0~60分钟,加热到60~95℃,然后加入0.025~1mol还原剂,密闭体系下反应2~48小时后,敞口搅拌,并在不良溶剂中沉淀,干燥后得到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无机材料;
2.4)制备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b-聚甲基丙烯酸七氟丁基酯改性的无机材料;
将1mol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大分子引发剂位点改性的无机材料,50~500mol甲基丙烯酸七氟丁基酯,0.0025~0.1mol过渡金属盐,0.01~0.4mol配体及50~500mol溶剂一起加入到反应瓶中,通入氮气0~60,加热到60~95℃,然后加入0.025~1mol还原剂,密闭体系下反应2~48小时后,敞口搅拌,并在不良溶剂中沉淀,干燥后得到聚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b-聚甲基丙烯酸七氟丁基酯改性的无机材料。
3.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2.1所述无机材料为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铁、氧化钴、氧化镍、碳酸钙、氧化钛、蒙脱土,硅藻土,高岭土,硅灰石,滑石粉,重晶石粉,膨润土,羟基磷灰石、累托石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2.1所述溶剂为乙醇、甲醇、异丙醇、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2.1所述硅烷偶联剂的一端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三乙氧基硅烷,另一端为氨基、环氧、异氰酸根基团,或者为包含引发剂位点功能性基团;或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采用二异氰酸酯和三异氰酸酯,经过有机溶剂洗涤后再用水洗涤。
6.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2.2所述的碱为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吡啶、三甲胺盐酸盐/三乙胺、氨水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2.2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甲苯、二甲苯惰性溶剂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2.2所述的含引发剂位点的原料为2-溴异丁酰溴,2-氯异丁酰氯,2-溴异丁酰氯,2-氯异丁酰溴;2-溴丙酰溴,2-氯丙酰氯,2-溴丙酰氯,2-氯丙酰溴;α-溴苯乙酰溴,α-溴苯乙酰氯,α-氯苯乙酰溴,α-氯苯乙酰氯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氟硅嵌段共聚物改性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步骤2.3和2.4所述的过渡金属盐为铜盐、铁盐、镍盐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41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