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材空壳管闭塞方法以及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4040.7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鼎鸿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9/00;F16L57/00;F16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空壳 闭塞 方法 以及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壳管的防水方法与构造,尤指一种线材空壳管闭塞方法以及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
背景技术
举凡各种电信、有线电视、电力输配、瓦斯等公用事业线材,通常由来源干线,分配至的分支区域(室内线材),但由于前述各种公用事业线材往往会外覆一壳管,该壳管沿该线材行进,以保护公用事业线材免于遭受外力撞击而破损,而该线材有可能以单条或复数条并行,然后再分配至各建筑物。而除了该壳管以外,也可能预设至少一条以上的“空壳管”,平常不穿设线材,而当需要穿伸线材时则可以提供使用。
前述的“空壳管”,通常埋设于地下或地面以下,因此通常会在地面向下开设涵洞或人孔,以便于维修者进入。但也往往于下雨时(或自来水管破裂而渗入),雨水会经由该涵洞或人孔进入,并且渗入该空壳管,且循着该空壳管,再由该建筑物的墙壁进入建筑物内(例如但不限于地下室),因此该公用事业线材的空壳管的一端的开口端部必须由周延的“断面封阻”,才能防止空壳管内的积水进入建筑物内。
背景技术中为防止建筑物进水,有采用布料、纸张、泥块等杂物填堵在前述该空壳管的一端的开口端部(通常设于进入建筑物后的开口端部),然后于中空处灌注防水材,或利用快速水泥填堵,但由于布料、纸张、泥块等杂物不够平整、绵密,因此空隙仍多,且防水材也未能达到加强密合程度,纵使膨胀也可能四处散溢而流出空壳管,因此对于进水的“断面封阻”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者认为应有一种线材空壳管闭塞方法以及线材空壳管闭塞框,对于不穿设线材时的空壳管形成断面封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该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可供纳设于该空壳管后供填注流体防水材,而对于不穿设线材时的空壳管形成断面封闭,其特征在于:该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包括:
一前挡片,该前挡片至少设有一注料孔;
一后挡片,该后挡片凭借至少一接合件,与该前挡片的各一单元框瓣相连。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
该接合件为该前挡片底部一锥斗环与后挡片所延伸的另一锥斗环在窄部相连而成。
该前挡片与后挡片之间设有一埋柱,该埋柱贯穿于接合件,该埋柱一端的开口裸现于该前挡片,且该开口内缘设有一内螺纹。
该接合件为直立状且为中空,该埋柱由该前挡片延伸而裸露于该中空部位。
该前挡片与后挡片是发泡体或软质材料所制成。
该前挡片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框体,该框体是以发泡体或软质材料所制成,该框体设有一缺部空间,该缺部空间的周边轮廓与该本体周边轮廓相同,以供该本体容纳,且该框体的外缘形状沿该本体的外部周边轮廓而形成。
该后挡片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框体,该框体是以发泡体或软质材料所制成,该框体设有一缺部空间,该缺部空间的周边轮廓与该本体周边轮廓相同,以供该本体容纳,且该框体的外缘形状沿该本体的外部周边轮廓而形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线材空壳管闭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一具有对外开放端部的线材空壳管;
将上述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纳入该线材空壳管;
由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前挡片的该注料孔向前、后挡片之间灌注发泡且可干固的流体防水材;
该流体防水材形成干固。
本发明凭借前述的构造,配合流体防水材的灌注,由于该流体防水材具有可干固且膨胀的特性,以令该流体防水材填充于该容室并可干固且膨胀。由于流体防水材流动的特性,能够于注入之际,窜流至前、后挡片与线材空壳管所界定出的容室内每一个角落,即使空壳管的断面不呈正圆,或是任何形状,流体防水材均可满足窜流到各个角落,而当流体防水材干固且膨胀后,则能够完整填充于该容室,由于材料干固后的迫撑,对于进水可以形成紧密而周延的“断面封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配合线材空壳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的框体与线材空壳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组合后水流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外一种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分解状态下与线材空壳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的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组合状态下,与线材空壳管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的线材空壳管闭塞框架组合状态下与线材空壳管立体组合图;
图7是图6水流状态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鼎鸿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富鼎鸿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4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表面浓度轻掺杂区选择性发射极结构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