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隔膜材料及用此隔膜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816.3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张艳;靳向煜;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30;D04H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隔膜 材料 | ||
1.一种电池隔膜材料,其特征是:至少包含复合在一起的两层材料,一层为纤维取向排列明显材料,另一层为孔径尺寸小但孔隙率大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所述的两层材料经过非热轧工艺复合成型;其中所述孔径尺寸小但孔隙率大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占所述电池隔膜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0%-90%;所述电池隔膜材料的面密度为40-100g/m2,吸碱速率为8-15cm/30min,吸碱率为300%-500%;
所述纤维取向排列明显材料是指纤维平均取向角统计值小于30°,且取向角分布方位为-30°-30°;其面密度为10-40g/m2;
所述孔径尺寸小但孔隙率大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面密度为10-60g/m2,孔径为0.5-30μm,孔隙率为7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材料的厚度为0.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热轧工艺复合成型是指水刺复合工艺、热风复合工艺或粘合剂粘合工艺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取向排列明显材料为无轧点纺粘非织造布或短纤维梳理直铺纤维网,厚度为0.03-1mm;所述纤维取向排列明显材料为PP、PE、PP/PE双组份或PA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轧点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直径为20-4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尺寸小但孔隙率大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为静电纺非织造材料或者熔喷非织造材料,厚度为0.04-2mm,其材质为PP、PE、PP/PE双组份或PA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得纤维取向排列明显材料;
第二步:制得孔径尺寸小但孔隙率大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
第三步:将所述纤维取向排列明显材料和所述孔径尺寸小但孔隙率大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采用非热轧工艺复合成型,烘干卷绕后得到所述电池隔膜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纤维取向排列明显材料的具体过程为:
无轧点纺粘非织造布:
纺粘纤维层熔体从螺杆挤出机喷丝孔挤出后经纺丝、冷却牵伸后不需要分丝直铺到接收网帘上,控制抽吸风风量为9000-10000m3/h,风压为1000-1500Pa,得到纤网面密度为10-40g/m2的无轧点纺粘纤维网,其中纤维长丝与纤维网长度方向取向角在-30°~30°之间;
短纤维梳理直铺纤维网
短纤维经开松混合后进入梳理机梳理,然后经道夫将纤维从锡林上直接剥离输出成纤维网,短纤维与纤维网长度方向取向角在-30°~30°之间,纤网厚度为0.03-1mm,面密度为10-40g/m2;
所述制得孔径尺寸小但孔隙率大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材料的具体过程分别为:
1)静电纺非织造材料
制备纺丝溶液,在静电纺丝机上纺成非织造材料;获得材料的厚度0.04-2mm,面密度为20-60g/m2,孔径为0.5-5μm,孔隙率为75-95%;
2)熔喷非织造材料;
熔喷纤维熔体从螺杆挤出机喷丝孔挤出后经热空气牵伸到接收辊上,形成纤维直径为2-15μm、面密度为10-60g/m2、厚度为0.04-2mm的熔喷非织造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8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