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方法及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765.4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建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填埋场 渗漏 探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沥液探测方法及探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方法及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已超过1.5亿吨,其中90%采用填埋法处理,国家环境检测总站2001年对全国329个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调查监测,基本上达到无害处理要求的仅占15.6%,各填埋场的二次污染普遍存在,其中渗滤液渗漏导致地下水中氨氮超标现象突出。城市垃圾填埋场使用周期一般为十到数十年不等,封场后尚有50年左右的维护期。由于设备老化、人员变更、资金匮乏等原因,监测体系的预警作用会逐渐下降,加上外界环境变化、振动作用及底壳变动等因素,会使填埋场原有防渗层产生裂隙,导致污染物泄露,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防渗层渗漏检测时,通常采用电学方法来实现。传统的填埋场防渗层渗漏电学检测方法有双电极法和电极格栅法,采用的技术方法大多是在垃圾填埋体中放置一个或多个发射电极,与填埋场以外的土壤中设置的接收电极构成供电回路;在土工膜下埋置一个或多个检测电路,与远离填埋区土壤中的参比电极构成检测回路。通过对各电极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出渗漏点的位置。由于这些方法均采用的是点状电极进行供电及测量,电极覆盖范围有限,且每个电极分别独立,需要单独连线以构成回路,因此导致这些方法存在探测横向分辨率低、布线设置较为复杂、探测成本高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02033097B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漏电学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填埋场土工膜上部的粘土层中平行设置多根导电丝形成上层导电丝,在填埋场土工膜下部的粘土层中平行设置多根导电丝形成下部导电丝,且上层导电丝与下层导电丝交叉设置,形成大于0°的交叉角;在填埋场土工膜上部土壤中设置一个供电电极,与下层导电丝构成供电回路;或在填埋场土工膜下部土壤中设置一个供电电极,与上层导电丝构成供电回路;在远离填埋场的土壤中设置一个远电极,与上、下层导电丝中不同于供电回路中的导电丝的另一层导电丝构成测量回路;
为供电回路供电,若检测到供电回路不存在电流,判定土工膜无漏洞;
若检测到供电回路存在电流,则判定填埋场土工膜存在漏洞;然后,依次为供电回路中的导电丝供电,在供电回路中的每根导电丝供电过程中依次检测测量回路中的每根导电丝的电位,测得多个电位数据,并对电位数据进行下述处理:
设定检测区原点位置,建立坐标系,确定上层导电丝与下层导电丝形成的网格交叉点处的各测点坐标;
将测得的电位数据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测点坐标上;
由测点坐标及电位数据值绘制电位等值线图,等值线图中对称分布的电位正异常区的中心位置即为土工膜的漏洞分布位置。本发明通过在填埋场设置的导电丝构成线电流源,利用线电流源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渗漏检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检测方法分辨率低、布线复杂、检测成本高等问题。但是渗漏液主要对填埋场周围土壤及地下水构成污染,该发明的检测结果只能判断土工膜是否泄漏及泄漏位置,而不能直观的看出对填埋场周围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包括污染位置及污染范围,且不能给出渗漏液的渗漏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连续检测渗漏液的空间渗漏位置和渗漏量的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方法及探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垃圾填埋场的外侧设置测温光纤网格,联接成型后与测温主机连接;
步骤二:利用测温光纤网格探测垃圾填埋场外侧的温度,发送温度信号至所述测温主机;
步骤三:所述测温主机将温度信号融合处理后得所述测温光纤网络任意点处的温度探测数据,然后将温度探测数据传输至数据终端;
步骤四:所述数据终端将所述温度探测数据与温度正常数据对比后,若温度探测数据与温度正常数据匹配,判定垃圾填埋场无泄漏;
步骤五:若温度探测数据相对于温度正常数据出现异常,则判定垃圾填埋场出现泄漏,且该异常的温度探测数据所对应的测点坐标即为泄漏位置;
步骤六:最后利用热源法根据温度改变幅值推算污染晕的空间分布,对泄漏位置的温场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泄漏量。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测温光纤网格为立体网格,在X、Y、Z三个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建,未经葛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