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中药鱼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3441.0 | 申请日: | 201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国;王鸿臣;胡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岛天元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鱼类 肝胆 综合症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范畴,是为了防治现代集约化水产养殖大规模发生的鱼类肝胆疾病而设计的一种复合中药鱼药。
背景技术
现代集约化水产养殖采用配合饲料,鱼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完全依靠人工饲料配方,由于技术上受到限制,或者是配方设计上的缺陷,有时难以给鱼类提供营养全面、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饲料,饲料中油脂的氧化酸败、营养物质配比不良等是造成鱼类肝脏疾病(肝胆综合症)的重要原因。此病发病面广,死亡率高。
鱼类的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消化吸收,从而严重影响鱼类的健康,使免疫力降低,继发各种疾病,如烂鳃病、腐皮病、肠炎等。目前已在草鱼、鲫鱼、青鱼、罗非鱼、异育银鲫、鲤鱼、斑点叉尾鮰、淡水白鲳等发现肝胆综合症。病鱼肝组织肿大或硬化,失去弹性,呈现白肝、黄肝、血肝或黄、白、绿相间的大理石样“花肝”,黑胆或黄胆,胆囊肿胀,胆汁棕褐色或淡褐色。肝组织变性,肝细胞浑浊肿胀,脂肪变性或水样变性。
由于患肝胆综合症鱼类的肝脏已经受损,肝脏恢复健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保护肝脏,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中药是最佳选择。而且中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中药无残留,毒副作用低,药效温和,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发明内容
精选四味归肝胆经的中药,以柴胡为主药,龙胆草和黄芩为辅药,甘草起调理作用。这四味中药按一定比例组方,具有抗肝脏损伤,保胆护肝,使肝脏尽快恢复健康的作用,临床使使用,效果显著。
柴胡归肝胆经,疏肝理气,清热,利胆,抗肝脏损伤,抗肝细胞纤维化,具有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是治疗肝气郁结的要药;龙胆草利胆,保肝,偏泻肝胆之火;黄芩具有解热、利胆、镇定作用;甘草解毒,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肝脏解毒能力,抗肝脏损伤,同时兼有调理作用。
本复方中药利用个性使病症特殊情况得到兼顾,利用药物的共性加强疗效,以增强治疗效果。肝胆疾病恢复健康需要一个过程,而中药药性温和,有助于肝胆尽快恢复健康。
本复合方剂中,柴胡占40%,龙胆草占30%,黄芩占20%,干草占10%。复方药物原粉的准备:按上述比例称取药物,然后剪碎,烘干(水分含量小于10%),粉碎(细度可过80目筛),成为药物原粉。
由于鱼类消化利用纤维的能力较差,直接投喂药物原粉效果较差,所以为了提高药效,原粉经过浸提和蒸煮,以便提高药效。用药时按每kg鱼用原粉10g,加10倍的水,浸泡30min,然后熬制1h,冷却至室温,然后和饲料原料混合后制粒,即可投喂患病鱼类。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
根据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症状,来判断鱼类是否患病,鱼类一旦得病,即刻用药;也应根据肝胆疾病的流行情况提前用药,预防肝胆疾病的发生。
本实施例按治疗或预防1000kg鱼1d用量来计算。
1.称取柴胡4kg,黄芩2kg,龙胆草3kg,甘草1kg,剪碎,烘干或风干,粉碎,细度可过80目筛,得到原粉。
2.上述原粉加水20kg,浸30min,烧开后慢火熬制1h。
3.药液及药渣冷却至室温,和50kg饲料原料混合均匀,制粒后即可投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岛天元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岛天元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