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诺威克隆NC活性染料印花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2079.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唐帛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673;D06P1/642;D06P3/66;D06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隆 nc 活性染料 印花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诺威克隆(Novacron)NC活性染料印花工艺。
背景技术
理想的印花用活性染料应同步固色,同步水解,固色后的共价键稳定,对尿素、碱剂、还原剂、汽蒸条件(温度,湿度)、皂洗条件等参数的变化稳定。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印花用活性染料仍以一氯均三嗪活性基染料为主,其优点是在大量尿素和碱剂存在下,印花色浆仍然很稳定,染料放置两周很少水解,因此色光变化不大。但这类染料的反应性低,因此其固色率很低,一般为50%~60%,造成得色量和提升力很低,浮色大,水洗时易沾污白底,很难满足一些特深色(特别是特黑色)花型的要求。受反应性低的影响,其对尿素、碱剂用量和蒸化机温湿度的依赖性很强,在生产中经常出现色光不稳定现象,造成前后色差,以及批次、大小样色差,在粘胶织物上尤为明显。而印花织物不能像染色织物那样可以剥色、套色、改染等,色光无法回修,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印花的正常生产。
另一类印花用活性染料是含有乙烯砜活性基的染料,其最大的优点是得色量高,价格便宜,但因为其活性高,对于目前的全料法印花(染料和所有助剂,包括碱剂都在同一色浆中),印花色浆很容易水解。另外,印花是半连续式的生产工艺,即印花后再进入蒸化机汽蒸,然后皂洗,因此每一步都存在染料水解的风险,特别是蒸化固色前的织物,在堆放过程中更容易水解。而且,纤维素纤维-乙烯砜共价键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断键水解,出现风印、色变、色花、色档等问题。因此,乙烯砜染料主要用于深色或特深色(如黑色)印花。
目前的印花染料在重现性和牢固度方面存在各种缺陷,需要新的印花染料和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诺威克隆(Novacron)NC活性染料印花工艺。所述Novacron NC染料用于印花,利用其高活性的氟代均三嗪活性基以及纤维素纤维-氟代均三嗪共价键耐碱稳定性好的特点,加上非对比色拼色,彻底解决了活性印花的重现性问题,实现了高牢度印花。所得产品耐人造光色牢度6-7级;耐光照色牢度4-5级;耐汗色牢度4-5级;水洗色牢度测试4-5级;氧化漂白损伤牢度4-5级,耐氯化水色牢度4-5级;耐摩擦色牢度4-5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Novacron NC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特征在于:
其工艺流程为:印花(8mm磁棒,压力3MPa,速度4-6m/min)→烘干(120℃×2min)→饱和汽蒸(100-105℃×6-8min)→皂洗(2g/LERIOPONR,95℃×1min)→沸水洗(95℃×2min)→沸水洗(95℃×3min)→冷水洗(室温,1min)→脱水烘干
其中,印花色浆处方为每kg含有:
储备浆 750-850g,
染料 10-30g,
水 190-170g
其中,储备浆处方为每kg含有:
热水 180-220g,
六偏磷酸钠(用热水溶) 5-7g,
冷水 545-565g,
尿素 115-135g,
防还原剂NovacronRGGR 12-18g,
碳酸氢钠 35-45g,
糊料NovacronRD-HT01 50-60g,
渗透剂NovacronAP 3-5g。
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为:
一种Novacron NC活性染料平网印花工艺,特征在于:
其工艺流程为:印花(8mm磁棒,压力3MPa,速度5m/min)→烘干(120℃×2min)→饱和汽蒸(102℃×7min)→皂洗(2g/LERIOPONR,95℃×1min)→沸水洗(95℃×2min)→沸水洗(95℃×3min)→冷水洗(室温,1min)→脱水烘干
其中,印花色浆处方为每kg含有:
储备浆 800g,
染料 2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唐帛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唐帛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2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