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LED灯具及配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1867.2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led 灯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LED灯具及配光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室内灯具的配光普遍采取两种结构,一种是利用LED本身发光角加透明面罩,这种配光结构会产生强烈的眩光,使人感到不适。另一种是利用漫反射磨砂面来对LED光源进行均光,这种配光会大大降低LED的光效,不能很好的体现LED光源的节能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LED灯具提供一种方式简单,无眩光且出光效率高的灯具,及配光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室内LED灯具,其组成包括:LED灯源,所述的LED灯源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的LED灯源前方安装有聚光元件,所述的聚光元件前方安装有配光元件。
所述的室内LED灯具,所述的聚光元件由光学PC或PMMA制成,所述的配光元件为光学PC或PMMA制成。
所述的室内LED灯具,所述的LED光源放置于所述的聚光元件的焦点上,通过所述的LED光源发出的光先达到所述的聚光元件,光学透过率高,通过所述的聚光元件上的光学花纹使不规则的入射光线转换成类平行光,出射的类平行光到达所述的配光元件,通过所述的配光元件上设计的光学花纹将类平行光均匀的发散到指定的光学平面。
所述的室内LED灯具,所述的聚光元件与所述的配光元件一体,为聚光及配光一体元件。
一种上述的室内LED灯具的配光方法,所述的LED光源放置于聚光元件的焦点上,通过LED光源发出的光先达到聚光元件,所述的聚光元件由光学PC或PMMA制成,光学透过率高,通过聚光元件上的光学花纹使不规则的入射光线转换成类平行光,出射的类平行光到达配光元件,通过配光元件上设计的光学花纹将类平行光均匀的发散到指定的光学平面。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光学元件对光线分布的变换解决了现阶段LED灯具造成的眩光问题。
2.本发明通过利用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的配光理念和合理的光学结构,解决了现阶段LED灯具利用漫反射磨砂面配光造成的巨大光损。
3.本发明通过光学元件的设计可以使光线按照照明实际需求达到指定的光学平面,增加光线利用率。
4.本发明光学结构简单,制造工艺也极为简便,开发和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附图说明:
附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LED光源,2为电路板,3为聚光元件,4为配光元件。
附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LED光源,2为电路板,5为聚光及配光一体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室内LED灯具,其组成包括:LED灯源1,所述的LED灯源安装在电路板2上,所述的LED灯源1前方安装有聚光元件3,所述的聚光元件3前方安装有配光元件4。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室内LED灯具,所述的聚光元件3由光学PC或PMMA制成,所述的配光元件4为光学PC或PMMA制成。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室内LED灯具,所述的LED光源1放置于所述的聚光元件3的焦点上,通过所述的LED光源1发出的光先达到所述的聚光元件3,光学透过率高,通过所述的聚光元件3上的光学花纹使不规则的入射光线转换成类平行光,出射的类平行光到达所述的配光元件4,通过所述的配光元件4上设计的光学花纹将类平行光均匀的发散到指定的光学平面。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室内LED灯具,所述的聚光元件3与所述的配光元件4一体,为聚光及配光一体元件5。
实施例5:
一种室内LED灯具的配光方法,所述的LED光源1放置于聚光元件3的焦点上,通过LED光源1发出的光先达到聚光元件3,所述的聚光元件3由光学PC或PMMA制成,光学透过率高,通过聚光元件3上的光学花纹使不规则的入射光线转换成类平行光,出射的类平行光到达配光元件4,通过配光元件4上设计的光学花纹将类平行光均匀的发散到指定的光学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