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度海工钢E690特厚钢板的淬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750.4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张健;王若钢;从津功;李新玲;李靖年;刘浩岩;刘立强;陈付振;孙铁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667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强度 海工钢 e690 钢板 淬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带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度海工钢E690特厚钢板的淬火工艺。
背景技术
E690钢板是超高强度海洋工程用钢板,属于高强度、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广泛用于石油钻井平台等重点工程。E690超高强度海工钢采用TMCP+离线调质工艺方案。厚度大于80mm的E690通过TMCP轧制后,获得很高的强度。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要求,使用普通的特厚板淬火工艺,极易产生板形瓢曲,甚至发生卡钢事故。
目前对于厚度大于80mm的E690特厚钢板,国内外没有针对性的热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普通的特厚钢板淬火工艺,一般是采用带有20组喷嘴的淬火机,通过控制各段喷嘴的水量和淬火速度实现,对于产生的板形瓢曲问题,钢板最大不平度16mm/m,后期需采用压平进行挽救,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延长了生产周期,效率比较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强度海工钢E690特厚钢板的淬火工艺,适用于80mm厚度以上的E690超高强度海工钢的板形控制,使钢板板形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强度海工钢E690特厚钢板的淬火工艺,包括控制20嘴淬火机上的各组喷嘴的水量和淬火速度,其上辊系压下量为0.2~0.5mm,辊道速度为1.2~1.5m/min,淬火前温度为910~930℃,冷却速率9~15℃/s,淬火后温度为10~30℃,其各组喷嘴具体参数控制如下表:
所述各组喷嘴均为狭缝式喷嘴,其中第7组至第12组为高压段,水压为4~6Mpa;第13组至第20组为低压段,水压为0.3~0.5Mpa。
表中各段喷嘴水量、淬火速度参数作用如下:
1)通过调整狭缝喷嘴1~6组水量,能控制横向钢板冷却不均匀,减少产生中间拱形、中间凹形等缺陷;
2)通过调整喷嘴高压段(7~12组)水量,可减少产生两头下扣、两头上翘等缺陷;
3)通过调整狭缝喷嘴低压段(13~20组)的水量,减少纵向钢板冷却不均匀等缺陷;
4)通过调整淬火速度,能减少产生钢板边部波浪等缺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施本发明方案后,可保证淬火后E690特厚钢板板形良好,钢板最大不平度≤7mm/m,最终板形合格率达到95%以上,完全杜绝了卡钢事故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批号为B425801800的80mm厚E690为例,采用带有20组喷嘴的淬火机,各组喷嘴水量及工艺参数如下表:
所述各组喷嘴均为狭缝式喷嘴,其中第7组至第12组为高压段,水压为4Mpa;第13组至第20组为低压段,水压为0.3Mpa。
淬火前温度为930℃,冷却速率9℃/s,淬火后温度为15℃。
经过以上工艺淬火后,钢板板型良好,钢板最大不平度4mm/m。完全符合标准。
实施例2
以批号为B425801900的90mm厚E690为例,采用带有20组喷嘴的淬火机,各组喷嘴水量及工艺参数如下表:
所述各组喷嘴均为狭缝式喷嘴,其中第7组至第12组为高压段,水压为5Mpa;第13组至第20组为低压段,水压为0.4Mpa。
淬火前温度为910℃,冷却速率12℃/s,淬火后温度为10℃。
经过以上工艺淬火后,钢板板型良好,钢板最大不平度4mm/m。完全符合标准。
实施例3
以批号为B425802000的100mm厚E690为例,采用带有20组喷嘴的淬火机,各组喷嘴水量及工艺参数如下表:
所述各组喷嘴均为狭缝式喷嘴,其中第7组至第12组为高压段,水压为6Mpa;第13组至第20组为低压段,水压为0.5Mpa。
淬火前温度为920℃,冷却速率14℃/s,淬火后温度为30℃。
经过以上工艺淬火后,钢板板型良好,钢板最大不平度5mm/m。完全符合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双光子线粒体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 下一篇:继电保护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