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564.0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华;王若钢;李新玲;李靖年;刘浩岩;杨军;张健;张紫茵;王动;孙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C38/50;B21B37/16;B21B37/74;C21D1/2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 mnni 钢板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带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15MnNi钢板,均采用的是调质热处理工艺,对于特厚(厚度≥90mm)品种,在采用调质(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时,需要两次进热处理炉,存在淬火后板形难以控制的问题,而且交货期延长,生产成本也较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善板形质量的90~120mm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熔炼成分控制、开坯、轧制及热处理几个方面,针对90~120mm厚钢板,其具体参数控制如下:
1)熔炼成分控制中,其化学元素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0.2%,Si 0.15~0.37%,Mn 1.15~1.7%,Ni0.5~0.9%,Cr0.15~0.25%,Ti ≤0.02%,V ≤0.02%;
2)开坯时:将钢锭采用高温大压力下开坯至厚度为290mm~300mm的中间坯,开轧温度不低于1200℃,压下率为10~15%;
3)轧制时:对中间坯的开轧温度需≥1000℃,压下率≥10%;
4)热处理阶段,在炉总时间及保温温度需严格控制,采用正火热处理,保温温度920~940℃,在炉总时间按厚度折算为2.9min/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少进一次热处理炉,钢板的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了,同时还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避免了淬火工序带来的板形难控制问题,板形以及钢板性能都能符合客户需求,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90mm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熔炼成分控制、开坯、轧制及热处理几个方面,其具体参数控制如下:
1)熔炼成分控制中,其化学元素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5%,Si 0.28%,Mn 1.5%,Ni0.8%,Cr0.20%,Ti 0.015%,V 0.014%;
2)开坯时:将钢锭采用高温大压力下开坯至厚度为290mm的中间坯,开轧温度1220℃,压下率为12%;
3)轧制时:对中间坯的开轧温度为1020℃,压下率12%;
4)热处理阶段,在炉总时间及保温温度需严格控制,采用正火热处理,保温温度920℃,在炉总时间261min。
试样钢板性能见表1。
表1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100mm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熔炼成分控制、开坯、轧制及热处理几个方面,其具体参数控制如下:
1)熔炼成分控制中,其化学元素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8%,Si 0.35%,Mn 1.6%,Ni0.75%,Cr0.15%,Ti 0.012%,V 0.018%;
2)开坯时:将钢锭采用高温大压力下开坯至厚度为300mm的中间坯,开轧温度1210℃,压下率为10%;
3)轧制时:对中间坯的开轧温度为1010℃,压下率11%;
4)热处理阶段,在炉总时间及保温温度需严格控制,采用正火热处理,保温温度930℃,在炉总时间290min。
试样钢板性能见表2。
表2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120mm特厚15MnNi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熔炼成分控制、开坯、轧制及热处理几个方面,其具体参数控制如下:
1)熔炼成分控制中,其化学元素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2%,Si 0.15%,Mn 1.25%,Ni0.59%,Cr0.25%,Ti 0.013%,V 0.015%;
2)开坯时:将钢锭采用高温大压力下开坯至厚度为300mm的中间坯,开轧温度1230℃,压下率为11%;
3)轧制时:对中间坯的开轧温度为1030℃,压下率13%;
4)热处理阶段,在炉总时间及保温温度需严格控制,采用正火热处理,保温温度930℃,在炉总时间348min。
试样钢板性能见表3。
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