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镍/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91563.6 | 申请日: | 2013-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7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志;李克睿;马董云;李耀刚;张青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17/38 | 分类号: | C03C17/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二氧 噻吩 复合 变色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镍/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材料作为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而被广泛研究,而且尤以过渡金属氧化物研究最为深入。但是将目前所研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应用于电致变色多变色显示器件等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过渡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薄膜相对导电高分子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响应时间较慢。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其衍生物,其颜色变化是由于离子和电子的双注入和双抽出而引起的,受离子迁移速度的控制,因此响应时间比较慢;再者,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的稳定性虽然相对有机电致变色薄膜高,但是氧化物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电致变色性能衰退的现象,循环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电致变色薄膜在使用中的电化学和化学溶解以及作为电荷补偿的离子在电致变色薄膜内的积累这两个主要的原因,使得电致变色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电致变色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最后,过渡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薄膜着色效率低,颜色变化单一,不能更加全面的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面对以上无机电致变色薄膜的不足,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技术用于电致变色材料,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可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CN101891402A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WO3/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方法,F.Marystela等人在J.Phys.Chem.B107(2003)8351上报道了一种LBL膜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制备的复合电致变色薄膜一般为多层结构,复合形式单一,相互接触面积较少,有机无机复合并不充分,不能完全融合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会出现各个膜层间物理化学结合的不稳定、制备工艺的不兼容性等问题。结合水热法和电沉积法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这种方法能实现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在微纳米层次上的结构设计,使有机和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各自的优势得到综合并充分发挥,能获得突出的电致变色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氧化镍/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实现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在微纳米层次上的结构设计,使有机和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本发明的一种氧化镍/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四水乙酸镍、尿素加入无水乙醇中,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超声洗涤后的FTO导电玻璃浸入反应溶液的水热釜中,在160-180℃,保温6-12h,冷却至室温,清洗,煅烧,得到带有NiO层的FTO导电玻璃;其中四水乙酸镍、尿素的质量比为62:3,乙酸镍的摩尔浓度为0.060~0.080mol/L;
(2)将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和高氯酸锂溶于碳酸丙烯酯溶液中得到沉积液,然后将上述带有NiO层的FTO导电玻璃置入沉淀液中作为工作电极,以铂片为对电极进行电沉积,即得氧化镍/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其中在碳酸丙烯酯溶液中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和高氯酸锂摩尔比为:1:30~3:10。
所述反应溶液占水热釜体积的70%~80%,反应釜的容积为75mL。
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洗涤为依次经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超声洗涤,超声洗涤时间为20~30min。
所述步骤(1)中煅烧温度为400-600℃,煅烧时间为2-4h。
所述步骤(2)中碳酸丙烯酯溶液中高氯酸锂的浓度为0.1~0.3mol/L,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浓度为0.01~0.03mol/L。
所述步骤(2)中电沉积为循环伏安法进行电沉积或恒电压法进行电沉积。
所述循环伏安法进行电沉积的参数为:扫描范围为-1~1.5V,扫描速度50~100mV/s,沉积2~4个循环。
所述恒电压法进行电沉积的参数为:电压为1.3~1.5V,沉积时间为15~30s。
本发明结合水热法和电沉积法来制备氧化镍/聚(3,4-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电致变色薄膜,所制得的薄膜不仅改善了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光学性能差、颜色转化慢、循环可逆性差等缺点,同时还克服了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抗辐射能力差、与基底粘附不牢缺点,可以组装成各类电致变色器件,在大屏幕显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