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拉绳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91425.8 | 申请日: | 2013-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朱文银;袁守江;汝医;徐建第;姜明松;杨连群;马加清;王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拉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插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稻田拉绳器。
背景技术
在较大的区域进行稻苗插秧时,为了把秧苗插秧整齐化,有利对照不同品种之间的生长状况,插秧前把大田进行分区,目前的方法是人工在水田进行拉绳,从水田一侧趟过水田,拉至另一侧,然后再回到另一侧反复,重新拉绳到另一侧,由于一次不可能拿太多的绳子在水田里拖动,因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给科研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稻田拉绳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田拉绳器,包括泡沫板,所述泡沫板的上面固定设置有滑环,所述滑环里穿有主绳,所述泡沫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绳A,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绳B,所述泡沫板的拉绳A所在侧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连接有划区绳,所述的拉绳A、拉绳B、主绳和划区绳的长度均大于稻田左侧与稻田右侧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环为8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完成分区任务,避免了人工反复在稻田中的奔波,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绳A,2、划区绳,3、连接环,4、泡沫板,5、主绳,6、拉绳B,7、稻田右侧,8、滑环,9、稻田左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稻田拉绳器,包括泡沫板4,所述泡沫板4的上面固定设置有滑环8,所述滑环8里穿有主绳5,所述泡沫板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绳A1,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绳B6,所述泡沫板4的拉绳A1所在侧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上连接有划区绳2,所述的拉绳A1、拉绳B6、主绳5和划区绳2的长度均大于稻田左侧9与稻田右侧7的距离。
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环3为8个。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一人将本发明放置在稻田的一侧,然后将划区绳2和拉绳A1的绳头均固定在稻田的这一侧,另一人将主绳5、拉绳B6的绳头拿着到达稻田的另一侧并固定,由于主绳5穿在滑环8中,拉动拉绳B6,可带动泡沫板4在稻田的水面上沿主绳5运动,主绳起到定位的作用,泡沫板4上连接环3带动划区绳2从稻田的一侧滑到另一侧,并将划区绳从连接环上取下固定,这样就在水稻田中用绳子划出了区间,让泡沫板4返回时只需要拉动拉绳A1既可,这样随着划区的发展,不断的把划区绳从稻田一侧滑向稻田的另一侧,再分别固定就完成了一个区域的分区工作,可快速完成分区任务,避免了人工反复在稻田中奔波,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中的其他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