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延长高温高压釜的釜体密封面使用寿命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067.0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苗志;杨忠波;王朋飞;赵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J3/03 | 分类号: | B01J3/03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延长 高温 高压 密封 使用寿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材料堆外腐蚀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延长高温高压釜的釜体密封面使用寿命的结构。
背景技术
核反应动力堆中,为保证燃料组件运行的安全性,其主要材料必须在堆外进行长期的模拟堆中工况的腐蚀试验以检测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腐蚀试验一般在核材料专用的定制高温高压釜中进行,高温高压釜运行温度范围为360~550℃,压力范围为10~25MPa。高温高压釜长期在高温高压的腐蚀试验工况下,其釜盖与釜体接触的密封面会产生较深的塑性形变压痕,这不利于再次试验的密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高温高压釜的釜盖与釜体密封面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的腐蚀试验工况下,会产生较深的塑性形变压痕而影响再次试验密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延长高温高压釜的釜体密封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其在高温高压下塑性形变小,并能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延长高温高压釜的釜体密封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包括釜体及与釜体连接的釜盖,所述釜体上端开口,釜体侧壁顶端设置有环绕釜体上端开口的镍基合金条带,所述釜盖构成有与镍基合金条带接触的密封球面。本发明的釜盖与釜体连接后,釜盖的密封球面与镍基合金条带接触形成密封接触面,进而保证釜盖对釜体上端开口的密封。
所述釜体侧壁顶端构成有环绕釜体上端开口的环形斜面,所述环形斜面上端面内凹构成有环绕釜体上端开口的环状槽,所述镍基合金条带嵌入该环状槽内。本发明通过将镍基合金条带设置在环状槽内,便于在釜体上设置镍基合金条带。且使镍基合金条带与釜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镍基合金条带与环状槽大小形状匹配。本发明通过将镍基合金条带设置成与环状槽大小匹配的结构,如此,镍基合金条带上端面与釜体的环形斜面平齐,能减少装/开釜时釜盖与镍基合金条带的磕碰。
所述釜体与釜盖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螺栓位于釜盖的一端通过螺母紧固,所述螺栓位于釜体的一端通过法兰紧固。其中,釜体与釜盖通过螺栓连接,且通过螺母和法兰紧固,安装拆卸方便。
为了降低旋紧螺母时螺母对釜盖造成的磨损,所述釜盖与螺母之间设有套设在螺栓上的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釜体及与釜体连接的釜盖,釜体侧壁连接有与釜盖密封球面密封接触的镍基合金条带,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其中,镍基合金条带压痕形变小,增大了反复装/开釜时密封面抵抗加压/减压应力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可提高高温高压釜的密封性能,以适应核材料堆外长期腐蚀性能试验的工况,同时能延长釜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釜体,2、釜盖,3、环形斜面,4、法兰,5、镍基合金条带,6、螺栓,7、垫圈,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延长高温高压釜的釜体密封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包括釜体1和釜盖2,其中,釜体1上端开口,釜盖2与釜体1连接且封闭釜体1的上端开口。釜体1侧壁顶端连接有环形的镍基合金条带5,镍基合金条带5设置为环绕釜体1的上端开口,釜盖2构成有密封球面,釜盖2的密封球面与镍基合金条带5接触形成金属密封面,本实施例通过釜盖2的密封球面与镍基合金条带5密封接触来密封釜体1和釜盖2之间的间隙。其中,镍基合金条带5优选采用Inconel 625合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本实用例的釜体1侧壁顶端构成有环绕釜体1上端开口的环形斜面3,环形斜面3外环的水平高度高于内环的水平高度,环形斜面3上端面内凹构成有环绕釜体1上端开口的环状槽,镍基合金条带5嵌入环状槽内且与环状槽大小形状匹配,即保证镍基合金条带5嵌入环状槽后镍基合金条带5上端面与环形斜面3平齐。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先在环形斜面3上开环状槽,再在该环状槽内堆焊镍基合金,最后采用机械加工方式修整焊缝,使之与环形斜面3齐平,环状槽内堆焊的镍基合金构成镍基合金条带5。本实施例通过将镍基合金条带5连接在环状槽内,结构更加稳固。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