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液混合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90568.7 | 申请日: | 2013-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明;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明;李耀强 |
| 主分类号: | D06F39/02 | 分类号: | D06F39/0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 地址: | 5284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来自喷射器出水端的洗涤剂与水混合形成浓度均匀的洗衣液的混合器,属于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技术。
背景技术
洗衣服无论采用机洗还是手洗,理想的做法是先制作好浓度合适、均匀的洗涤液,再将要洗的衣物投入搅匀,通过洗涤液的浸泡,运用洗涤剂的张力将污垢与衣物分离开,才能洗干净衣物。
用洗衣机正确的洗衣方法应该是:先开机放水,水放够后投入洗涤剂与水充分混合,再投入衣物浸泡洗涤。
但由于放水需要时间,人们为了省事,通常直接将衣物投入洗衣机的洗衣桶,凭经验投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再开始进水洗衣服。由于不是事先做好浓度均匀的洗涤液再放衣物浸泡,导致衣物吸饱水后,洗涤剂就难以融入到衣物的纤维间去了,所以常常出现洗得不够干净的情况,并且,部分衣物由于与高浓度的洗涤剂接触较长时间,甚至出现脱色的现象。
虽然有些具有投放洗涤剂功能的洗衣机,也是在进水过程中将未经稀释的洗涤剂直接投放进洗衣桶。在申请号为200820034740.7的专利中公开了洗衣机洗衣粉自动添加装置,优点是能够自动投放洗衣粉,并克服了洗衣粉结块堵塞的问题,不足是直接将洗衣粉投入洗衣桶,还是不能先制做出浓度合适的洗衣液。
部分全自动洗衣机工作时是全密闭,如果要做好洗涤液再投放衣物就非常困难。
在申请号为201010179091.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和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优点是做到了相对精确的控制,缺点是洗涤剂是在进水过程中采用阶段性投放,但仍然不能做到进入洗衣桶的都是浓度均匀的洗涤液,并且结构比较复杂。
在专利号为201110120512.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洗涤剂投放及混合装置,在料桶的出料口内安置了一个鸭嘴形的出料嘴,在送料泵的作用下将洗涤剂挤进涡轮搅拌器与水混合,优点是结构简单,不足是搅拌周期较短,有时会出现水和洗涤剂混合得不够均匀的情况。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将水和洗涤剂混合得更为均匀的混合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水和洗涤剂混合得更为均匀的混合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洗衣液混合器,安装在洗衣机上的喷射器的出水端,主要由外壳1、出水嘴2、搅拌器3和挡圈4组成,外壳的顶部设有接嘴,用于与喷射器的出水端相连;所述的搅拌器3通过挡圈固定在外壳内,出水嘴安装在外壳的出水端,出水嘴与洗衣机的进水嘴相匹配,洗衣机的进水嘴与出水嘴2相连;搅拌器将从喷射器出水端进来的水和洗涤剂混合均匀,再从出水嘴流进洗衣桶内。
所述的搅拌器由分流器31和集流器32自上而下间隔排列串接构成,分流器和集流器为中空的圆锥形,锥顶朝上;分流器和集流器的底部开口,集流器的锥底直径和外壳的内孔直径相同,在集流器的锥顶设有过水孔321;进入搅拌器的水和洗涤剂经过分流器分流后,再自上而下冲击到集流器上,再从集流器锥顶上的过水孔321冲击到位于其下方的集流器锥顶上,从而混合成浓度均匀的洗衣液。
所述的分流器和集流器之间通过支柱33支撑;所述的支柱从搅拌器的顶部自上而下贯穿到搅拌器的底部;所述的支柱位于搅拌器的中轴线上;在分流器和集流器朝向进水端的壁面上以锥顶为圆心设有多个同心突起;所述的分流器的锥底直径小于外壳的内孔直径。
所述的分流器31从锥顶到锥底设有螺旋形的突起311,在锥面外壁设有向下凹陷的定位孔312,在分流器内壁设有支撑柱313,分流器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相邻的集流器的上方;所述的集流器32从锥顶到锥底外壁设有螺旋形突缘322,在锥顶外壁设有与分流器上的支撑柱相匹配的卡位323,在集流器下方设置与分流器上的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324,集流器通过把定位柱插到分流器的定位孔上的方式固定在位于其下方的分流器上方;所述的分流器的锥底直径小于外壳的内孔直径。
分流器31和集流器32自上而下间隔堆叠形成搅拌器,分流器从锥顶到锥底设有螺旋形的突起311,在靠近锥底的锥面外壁设有多个卸水孔312,沿锥底的外壁设有与锥底同轴同径的圆柱形卡环313;所述的集流器32从锥顶到锥底外壁设有螺旋形突缘322,沿锥底的外壁设有与锥底同轴同径的圆柱形定位环323;所述的卡环313直径、定位环323直径和外壳的内径相同。
所述的外壳内壁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卡位卡环11和卡槽12,卡槽12和挡圈4匹配,搅拌器3从外壳的出水端进入外壳内,然后把挡圈4从外壳的出水端压进外壳内壁上的卡槽12内,挡圈的一部分位于卡槽内,一部分从外壳内壁表面向内突起,将搅拌器固定在卡位卡环和挡圈之间的外壳内。
出水嘴的出水端设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明;李耀强,未经林伟明;李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舞台式特效变换剧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筋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