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实蛀虫的人工繁殖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90303.7 | 申请日: | 2013-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叶卫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卫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蛀虫 人工 繁殖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云实蛀虫的人工繁殖技术。
背景技术
云实蛀虫为豆科植物云实茎及根中寄生的天牛及其近缘昆虫的幼虫,又名云实蠢虫(江西《草药手册》)、百乌不停蠹虫《中草药数据库》、黄牛刺虫《浙江中医》、斗米虫《浙江药用植物志》、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阎王刺虫、老母虫、倒挂刺虫、倒挂牛、雀不踏刺虫、鸟不宿虫。云实蛀虫是民间流传的一味偏方,也是药用昆虫的一味要药,具有消积透疹,舒筋通络,散节,定惊,治痈疖毒,痱疹,癫痫等功效。主治小儿疳积,①《湖南药物志》:治麻毒内陷。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疼痛,性辛,甘,温入肝、脾经。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冬季采收,寻觅云实树茎或根部的蛀孔,用刀剖取,随用或焙干密闭贮藏。现有的云实蛀虫只能靠人工在野外寻觅云实树茎或根部的蛀孔,用刀剖取而获取的,采收季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靠野外获取的依赖性大,而且取一条虫要毁坏10斤以上木材,森林资源浪费严重、既费时又费力,产量受到极大限制,直接制约了云实蛀虫在食品与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云实蛀虫的人工繁殖技术,模拟野外自然条件,实现了将原来在野外自然繁殖的云实蛀虫转换到室内人工繁殖,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产量稳定,存活率高、抗病菌、抗感染力强,产品营养成分和药效与野生云实蛀虫基本等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云实蛀虫的人工繁殖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天牛成虫按雌 :雄=1-8:1比例放在室内养虫笼中培养至产卵,培养条件为:温度18-30℃,相对湿度50%-85%,自然光照,采用直径为0.2-2cm新鲜的云实枝条作为饲料。
控制天牛成虫雌:雄=1-8:1比例,这样产卵量大,优选的雌:雄=1-2:1比例,获得最佳的产卵量,同时卵的品质也较好。
天牛成虫的品种优选 星天牛、桑天牛、黄斑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桃红颈天牛等近缘的天牛物种。
云实树是上述天牛成虫对应的主要寄主,它喜欢在当年新萌发的直径为0.2-2cm新鲜的云实枝条(即云实嫩枝)上啃食其韧皮,天牛成虫很少啃食2年以上生长期的云实枝条。为模拟天牛成虫在野外啃食的习性,保证直径为0.2-2cm新鲜的云实枝条的新鲜度,该云实枝条长度控制在15-30cm,较适合养虫笼的空间和天牛成虫每天所需的食用量,每头天牛成虫每天用量为一根。培养条件为:温度18-30℃,相对湿度50%-85%,自然光照,这样培养的环境与野外自然环境相接近,利于天牛成虫成活和繁殖。
(2)取虫卵对其消毒后移至孵化箱中,在温度为18-30℃,相对湿度50%-85%的环境下孵化成初级幼虫。
控制孵化温度18-30℃,相对湿度50%-85%,利于虫卵孵化,提高了孵化率。
(3)将刚孵化的初级幼虫转入至初级养虫管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18-30℃,相对湿度50%-85%,黑暗。
所模拟的培养条件与自然条件较接近,幼虫存活率高。初级养虫管中培养主要是培养1-2龄幼虫,当2龄幼虫刚蜕皮后成长至3龄幼虫时,随即转移至次级养虫管中培养,因为当成长至3龄幼虫时,初级养虫管的活动空间已满足不了3龄以上幼虫的生长及饲料的需求,因此,需要为幼虫扩大活动空间和足量的饲料。
云实蛀虫的幼虫分5个生长发育阶段(即为1-5龄)幼虫,虫龄的划分以蜕皮次数为准(现有定义),初级幼虫(即1龄幼虫)培养后蜕皮一次即成为2龄幼虫,2龄幼虫培养后蜕皮一次即成为3龄幼虫,依次类推。
(4)当初级幼虫成长至3龄幼虫时,随即转入次级养虫管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18-30℃,相对湿度50%-85%,黑暗;收集在次级养虫管中培养的3龄至5龄幼虫,作为药用或食用云实蛀虫。
在次级养虫管中培养的3龄虫到蜕皮至4龄的培养时间约30天,进入4龄及5龄的幼虫即成为老熟幼虫。3龄至5龄幼虫都可收获作为药用的云实蛀虫使用,但刚进入3龄期的幼虫其营养还没巩固,需要在次级养虫管中再培养30天左右时间,方可收获以鲜品作为药用或食用。最佳药用期为4-5龄期的老熟幼虫。提前或过季采收的幼虫水分多,加工的产品易发霉不易储存,幼虫的肠道滞留木屑及排泄物,影响产品感观且及不卫生。
作为优选,步骤(1)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5-27℃,相对湿度65%-80%,自然光照,采用直径为0.5-2cm,长度为15-30cm的新鲜云实枝条作为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卫邦,未经叶卫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蚊的TFT-LCM
- 下一篇:采用滚筒固液分离的封闭式养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