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虹吸设施的变形猪舍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9071.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3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震 |
主分类号: | A01K1/01 | 分类号: | A01K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51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虹吸 设施 变形 猪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为猪舍结构设施,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有虹吸设施的变形猪舍。
技术背景
目前规模化猪场把猪粪尿从猪舍运到猪场外,主要有四种方式:水冲粪方式、水泡粪方式、刮粪方式和干清粪方式。水冲粪方式是用水冲刷粪尿到粪沟,再放水冲走,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效率高,致命的缺点是用水多,产生的污水多。水泡粪方式是将泡粪池设计在猪舍高床的下方,先放入一些水,然后粪尿直接存入池中,待池满后,打开池底活塞将粪便集中排除,这种方式用水量和产生的污水比水冲粪方式少了许多,但是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泡粪池挥发的气味污染猪舍空气。刮粪方式是将粪尿冲到漏粪板下面的地沟槽内,用刮粪板将粪尿刮到主粪沟,再从主粪沟刮到猪场外的粪尿处理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比水泡粪还要省水,但是地下运行设备太多,出现故障维修难,耗电也多。干清粪方式是用人工清粪,尿自然流走,这种方式用水和产生的污水量最少,缺陷是将猪粪运出场外所用的工时多。
本发明人认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要建立在不增加粪尿实际产生量的基础上,以肥猪为例:每日每头育肥猪排粪2.5千克,粪尿混合物6公升,只要运出场外不多于6公升,至于粪、尿是分开运出,还是混合运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本低、效率高、舍内外环境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一种虹吸导粪设施,以粪尿混合的方式运出,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种用于把猪舍内粪尿运送到舍外的虹吸导粪设施(7),包括猪舍内的粪沟、葫芦状的泡粪池(1)、弯头(5)和虹吸管(3),其特征在于虹吸管(3)以彩虹状与泡粪池(1)和弯头(5)连接;其中在虹吸管(3)与泡粪池(1)底部连通处设置一个活塞(4);泡粪池(1)上口与粪沟连通,弯头伸入马葫芦底部主粪道(6)的断开处;泡粪池(1)顶端要高于虹吸管(3)彩虹状顶端,活塞(4)要高于弯头(5);
带有虹吸导粪设施的变形猪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导粪设施(7)和变形猪舍的结构设施,其特征在于泡粪池(1)上口和厕所内的粪沟连通,粪沟水平设置;从而使粪尿从厕所进入葫芦状的泡粪池再进入到主粪道,实现全程封闭运行。
依据的虹吸原理:当粪尿装满泡粪池后,进行搅拌,然后打开活塞,高于虹吸管的粪尿量冲入虹吸管将空气排除弯头,接着虹吸作用自然产生,粪尿被吸到主管道,最终将泡粪池的粪尿吸净。
有益的效果:利用猪实际产生的粪、尿混合形成的混合体,就可以被虹吸管吸走,不用另外加水;开始吸力较大,首先将沉入泡粪池底部的混合物吸走,所以泡粪池不会形成存留;虹吸管最高处到两端形成的落差远大于泡粪池底部到马葫芦底部直通的落差,所以虹吸结束后,虹吸管内不会形成滞留;将其安装在变形猪舍的厕所内,使文明养猪法的生产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文明养猪法是指遵守猪自然上厕所排便规律的养猪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虹吸导粪设施示意图。
图2为虹吸导粪设施出口示意图。
图3为虹吸导粪设施进口示意图。
图4为在变形猪舍中使用虹吸导粪设施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的标记:1泡粪池;2马葫芦;3虹吸管;4活塞;5弯头;6主粪道;7虹吸导粪设施;8粪沟。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构进行建造。通常泡粪池的容积要远大于马葫芦容积,马葫芦底端要低于泡粪池底端。虹吸管拱形顶端要偏向泡粪池一些,要使拱形顶端到两端的坡度接近一致,泡粪池顶端要高于虹吸管拱形顶端,计算方法:泡粪池高于虹吸管拱形顶端以上的容积要大于整个虹吸管内的容积。弯头的高度要以弯头内的存水能将虹吸管出口封严既可;活塞也要封严,防止跑水。猪舍内通向泡粪池的粪沟要水平设置,这样尿和粪容易混合,推起来更省力。主粪道在马葫芦处要断开,方便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震,未经王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9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三极管引线支架
- 下一篇:一种风冷散热降温光伏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