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气涡轮焚烧器的轴向旋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88469.5 | 申请日: | 2013-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F.比亚吉奥里;N.阿鲁里;M.N.波亚帕克坎;J.塞尔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R3/38 | 分类号: | F23R3/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严志军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气 涡轮 焚烧 轴向 旋流器 | ||
1.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焚烧器的轴向旋流器(14b),其包括具有多个旋流器叶片(19,19b,33a,33b)的叶片环,所述多个旋流器叶片围绕旋流器轴线(11)周向地分布并且在内半径(R最小)与外半径(R最大)之间沿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旋流器叶片(19,19b,33a,33b)中的每一个包括后缘(22,35),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出射流速曲线和/或燃料当量比沿径向方向的受控分布,所述后缘(22,35)为不连续的,其中,所述后缘(22,35)在预定半径(Rs)处具有不连续部(27),其中,在所述内半径(R最小)处,出射流角(α),即所述叶片(19,19b,33a,33b)的弧线的切线与所述旋流器轴线之间的角度,在0°至30°之间,所述出射流角(α)从所述内半径(R最小)增大至所述预定半径(Rs)处的在30°至60°之间的值,而所述角(α)从该预定半径(Rs)减小至所述外半径(R最大)处的在10°至40°之间的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半径(R最小)处,所述出射流角(α)在10°至28°之间,所述出射流角(α)从所述内半径(R最小)增大至所述预定半径(Rs)处的在35°至50°之间的值,而所述角(α)从该预定半径(Rs)减小至所述外半径(R最大)处的在20°至40°之间的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半径(R最小)处,所述出射流角(α)在24°至28°之间,所述出射流角(α)从所述内半径(R最小)增大至所述预定半径(Rs)处的在42°至46°之间的值,而所述角(α)从该预定半径(Rs)减小至所述外半径(R最大)处的在36°至38°之间的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一项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流角(α)在所述内半径(R最小)与所述预定半径(Rs)之间线性地增大,而所述出射流角(α)从所述预定半径(Rs)到所述叶片(19,29,33)的外半径(R最大)线性地减小。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半径(Rs)具有在所述外半径(R最大)与所述内半径(R最小)之差的20%至80%之间的值。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连续的后缘(22,35)由于两种不同规定类型的流(25,26)而形成,每种流具有在所述旋流器(14b)的出口处的旋流中的预定流速曲线,其中,所述后缘(22,35)在所述内半径(d/2)与所述预定半径(Rs)之间的第一内区段产生射流状轴向速度分布,而所述后缘(22,35)在所述预定半径(Rs)与所述外半径(R最大)之间的第二外区段用于平整高于闪回值的所述轴向速度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流类型(25,26)的所述预定流速曲线不彼此混合,并且因此允许燃料当量比沿径向方向的受控分布。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一项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叶片(19)设置有预定失速,用于在所述失速的旋流器叶片(19)之后的流中产生增加的湍流。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燃料喷射器件(32)设置在所述叶片(19,19b,33a,33b)的后缘(31)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叶片(19,19b,33a,33b)具有吸入侧(36)和压力侧(37),并且燃料喷射器件(38)设置在所述吸入侧(36)。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8和10中的一项所述的轴向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叶片(19,19b,33a,33b)具有吸入侧(36)和压力侧(37),并且燃料喷射器件(39)设置在所述压力侧(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84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硅氧烷-聚有机嵌段共聚物
- 下一篇:RFID精确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