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区输水线路的隧道洞外GPS控制点的布设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88445.X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恒友;罗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15/02 | 分类号: | G01C1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区 输水 线路 隧道 gps 控制 布设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山区输水线路的隧道洞外GPS控制点的布设方法及结构,属于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西南地区如贵州等省份的水利工程投资加大,大中型山区水利工程数量有大幅度的提高,而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也日新月异。其中,测绘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只有获得基础资料,设计工作才可以开展。而随着大量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项目多、时间急迫紧迫、任务量巨大等困难也随之而来,如按照常规的方法完成这些工程的前期测绘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现在兴起了采用GPS手段进行测绘工作的技术,针对长距离输水线路控制网覆盖范围大、控制点树木多、网型复杂、以及合理解决施工控制网和国家控制网以及测图控制网的衔接关系,逐渐就GPS控制网的布设、观测时间、时段、数据处理、高精度控制网在工程上的实现,这其中,对贵州等省份山区地形的GPS测绘还存在很多困难,因为这些地区的地形存在特殊性,如高山峡谷区,卫星信号遮挡非常严重,要在这样的地方达到高精度、速度快是很难的,特别是水利水电项目所处的地方(地形条件就更加严重)。因此,现有技术还是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洞外地面控制进行平面位置及高程的定位测量基准(空间定位),也就是山区输水线路的隧道洞外GPS控制点的布设方法及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输水线路的隧道洞外GPS控制点的布设方法,其中在输水隧道的隧道进口和隧道出口布设六个GPS控制点,其中三个控制点位于隧道进口,另外三个控制点位于隧道出口,各个控制点间的高差在30m以内;隧道进口的三个控制点按等边三角形布置,隧道出口的三个控制点也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基于上述方法的用于输水隧道的GPS控制点布设结构,包括输水隧道,其中在输水隧道的进口处设有控制点A、控制点B和控制点C,在输水隧道的出口处设有控制点D、控制点E和控制点F,各个控制点间的高差在30m以内;控制点A、控制点B和控制点C彼此呈等边三角形,控制点D、控制点E和控制点F彼此呈等边三角形。
进一步的,前述的控制点B布设在输水隧道的进、出口连线的延长线附近,距隧道进口不小于300m,前述的控制点A和控制点C分别布设于隧道进口的左右距隧道中心线不小于150m处。
相应的,前述的控制点F布设在输水隧道的进、出口连线的延长线附近,距隧道出口不小于300m,前述的控制点D和控制点E分别布设于隧道出口的左右距隧道中心线不小于150m处。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的测量控制不能满足隧道控制的局限性,同时能够很好地保证测量精度,保证隧道的正确贯通,主要适用于输水隧道的洞外控制点布设,仅用6个点即可满足隧道洞外控制点的布设要求,大大减少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输水隧道,2-控制点A,3-控制点B,4-控制点C,5-控制点D,6-控制点E,7-控制点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看图1,在输水隧道1的进口处设有控制点A 2、控制点B 3和控制点C 4,在输水隧道1的出口处设有控制点D 5、控制点E 6和控制点F 7,各个控制点间的高差在30m以内;控制点A 2、控制点B 3和控制点C 4彼此呈等边三角形,控制点D 5、控制点E 6和控制点F 7彼此呈等边三角形。控制点B 3 布设在输水隧道 1的进、出口连线的延长线附近,距隧道进口不小于300m,所述控制点A 2和控制点C 4分别布设于隧道进口的左右距隧道中心线不小于150m处。控制点F 7布设在输水隧道1的进、出口连线的延长线附近,距隧道出口不小于300m,所述控制点D 5和控制点E 6分别布设于隧道出口的左右距隧道中心线不小于150m处。
以上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84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烘芯托板
- 下一篇:一种带金球焊接的发光二极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