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桥墩间利用咬合桩形成下穿通道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7758.3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东;严爱国;冯印;刘显陆;陈名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桥 利用 咬合 形成 通道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高铁桥梁间利用咬合桩形成的下穿通道,该下穿通道位于高铁桥梁的桥墩之间;其特征在于:该下穿通道包括导梁、咬合桩墙、横撑、底板;所述桥墩间顺通道方向设置有两列平行对称的导梁,所述每个导梁下设置有咬合桩墙,所述两列咬合桩墙顶部之间设有横撑,所述横撑正下方设置有连续的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桥梁间利用咬合桩形成的下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墙由A桩和B桩前至后交替构成,A桩和B桩的直径为1.0~2.0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桥梁间利用咬合桩形成的下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墙与桥梁钻孔桩净距离小于5倍高铁桩基桩径。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铁桥梁间利用咬合桩形成下穿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高铁桥墩间平整场地,施工设置两个平行对称的导梁;
2)以每个导梁为作业平台,利用全套管钻机和超缓凝型混凝土技术顺通道方向由前至后交替施工A桩和B桩,形成咬合桩墙;
3)清除表层土体,在咬合桩墙桩顶间隔布置连接两列咬合桩墙的横撑;
4)在顺通道方向,支挡结构按步骤1)~步骤3)施工,形成“门”字形整体支挡结构;
5)清除两列咬合桩墙之间的土体至设计高程,在两列咬合桩墙之间现浇底板,形成闭合的“口”字形整体支挡结构,形成下穿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桥梁间利用咬合桩形成下穿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过程中,A桩和B桩的直径为1.0~2.0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桥梁间利用咬合桩形成下穿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过程中,咬合桩墙与钻孔桩净距离不小于5倍高铁桩基桩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桥梁间利用咬合桩形成下穿通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穿通道为交通通道,在底板与咬合桩墙连接位置凿毛桩墙并辅以防水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7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套筒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匀光棒调节装置及匀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