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联结装置及其摩擦板的组装方法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7492.2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莳田健一;小川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H3/44;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联结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入车辆等动力传递系进行动力的传递、切断的摩擦联结装置,尤其是涉及在旋转部件的鼓的外侧具备以油压活塞按压摩擦板的摩擦联结部的摩擦联结装置及其摩擦板的组装方法和夹具。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这种摩擦联结装置,将鼓在内外的摩擦联结部作为通用的旋转部件具有构成为变速器内的图7所示的结构。
鼓20’为具有从圆盘部21向轴向同方向延伸的内筒23和外筒22’的冲压成型品,外筒22’在内周及外周双方具备轴向的花键。外周侧的外面花键24’的山部成为内周侧的内面花键25’的谷部。
作为内侧的摩擦联结部,在鼓20’内,在内筒23和圆盘部21之间形成缸27,并且,在内面花键25’上啮合有作为驱动侧的摩擦板的多个驱动板46,驱动板46和在轴向交互配置的作为被驱动侧的摩擦板的从动板47与形成于行星齿轮机构10的行星齿轮架13的外周的花键14啮合。
在外筒22’的开口侧配置有在内径侧具有斜齿且与行星齿轮机构10的小齿轮12啮合的齿圈15。齿圈15在外径侧具备与外筒22’的内面花键25’啮合的齿17。
在向缸27供给油压时,活塞60压缩复位弹簧65而移动,从活塞60延伸的按压部61将交互重合的驱动板46和从动板47向与齿圈15间压缩而产生摩擦力,使行星齿轮架13与鼓20`一体地旋转,因此,与齿圈15连接。
在外筒22’的外面花键24’上啮合有多个驱动板36’,与驱动板36’在轴向交互地配置的从动板37与形成于变速箱2的内壁的花键3啮合。
在变速箱2内,与花键3邻接设有缸50,在向缸50供给油压时,活塞51按压复位弹簧55而移动,从活塞51延伸的按压部52使交互重合的驱动板36’和从动板37向与箱侧承受部4间压缩而产生摩擦力,使鼓20’的旋转停止。
作为与外面花键24’啮合的驱动板36’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8-175214号公报公示的摩擦板。
在前面的内侧的摩擦联结部,在鼓20’的外筒22’的开口附近形成由于齿圈15的定位而横切内面花键25’的周向的槽28、34,并分别嵌入开口环66、67。嵌入开口端侧的槽28的开口环66防止齿圈15脱落,承受活塞60的按压力。里侧的开口环67通过来自小齿轮12的旋转扭矩的斜齿的轴向成分防止齿圈15向里方向移动而按压驱动板46及从动板4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5214号公报
在此,为了定位所述的齿圈15,在鼓20’的外筒22’的内面形成槽28、34且安装开口环66、67的结构需要切削加工并且使零件成本增大。
因此,止脱用的开口环66不能不用,为了省略至少用于抑制起因于齿圈15的斜齿的轴向成分而产生移动的开口环67,考虑代替鼓20’,而利用来自外筒22的外侧的冲压而在外筒22的内径侧形成有突出壁31的鼓20,由此,也能够废弃槽34的切削加工。
如图2所示,突出壁31的形成优选在外面花键24的周向隔开间隔的规定的齿26a上通过冲压形成凹部30,并向内面花键25的谷部突出,内侧的摩擦联结部的驱动板46只要是与使突出壁31突出的谷对应的部位的缺齿即可。
但是,在进行上述代替技术的具体的实施化的中途,发现外筒22外侧的摩擦联结部的驱动板36’有时妨碍轴向的平滑的移动。
研究其原因可知,在通过冲压形成凹部30时,随着凹部30的底壁32沉下,鼓材料也被向山的斜面侧方挤出,如图2所示,凹部30的底壁32的侧缘从齿26a的齿面突出成为突起部33。
因此,即使在驱动板36’的齿和外面花键24的齿之间在周向设定一些间隙,当在驱动板36’和外面花键24的齿面彼此接触的状态下驱动板36’移动时,在突起部33也会产生驱动板36’的齿的侧缘被拉伸的状态。
这样,在驱动板36’的齿向凹部30的突起部33被拉伸而成为不能移动的状态时,不能成为完全的联结状态或释放状态,有时会有驱动板36’和从动板37间成为无用的滑动状态而产生烧结等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联结装置及其摩擦板的组装方法和夹具,在外筒外周的花键的齿上通过冲压形成了凹部的鼓的外侧配备摩擦板而形成摩擦联结部,能解决了所述的问题,不妨碍摩擦板平滑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