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蚜虫均一化人工养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87480.X | 申请日: | 2013-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9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钟云鹏;王彪;程琳静;闫军辉;武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丁惠敏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蚜虫 均一 人工 养殖 方法 | ||
1.一种大豆蚜虫均一化人工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寄主植物的均一化处理;
2)大豆蚜虫的均一化选择培养;
3)大豆蚜虫的均一化接种与隔离培养;
4)大豆蚜虫的均一化收集;
所述步骤1)寄主植物的均一化处理,具体操作为:将有机基质经高温灭菌后添加清水搅拌均匀,种植大豆感蚜品种,培养条件为光照15h-18h/天,26±1℃,豆苗生长至V1生长期,即第一个三出复叶期,开始接种大豆蚜虫;
所述步骤2)大豆蚜虫的均一化选择培养,具体操作为:将几头成熟无翅的大豆蚜虫接种至离体培养的感蚜大豆叶片上,离体叶片用湿润的脱脂棉包住叶柄端置于灭菌的玻璃培养皿中,培养繁殖若虫,24小时后移除所有无翅蚜虫,并只选择一头1日龄若虫进行继续培养,培养72-76小时,采集繁殖的均一若虫进行接种实验;
所述步骤3)大豆蚜虫的均一化接种与隔离培养,具体操作为:将均一化选择培养的1日龄若虫用湿润的毛笔轻轻刷至步骤1)所得的植株叶片上进行繁殖;
所述步骤4)大豆蚜虫的均一化收集,具体操作为:将培养好的大豆蚜虫连同叶片一起取下来,放置在培养皿的一侧,在培养皿的另一侧放置3-5cm×2cm黄色背景的布和新鲜的大豆叶片,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将蚜虫引诱至新的大豆叶片上,进行之后的实验和研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大豆感蚜品种为,“东农47”、“合丰47”或“Williams8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培养条件为,光照:黑暗=14:10,光照强度300μmol·m-2·s-1,控制光照温度为24±1℃,黑暗温度为2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用透明的圆柱形玻璃筒将接种后的大豆幼苗罩起来,玻璃筒顶端用150-180目的筛网扎紧,放置在盛有水的周转箱内,并在盆子的底部垫一个高2-3cm的泡沫板,保持周转箱内的水面刚没过盆子的底部,并适时加水,放置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大豆蚜虫的繁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培养条件为光照16h-18h/天,2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玻璃筒高为40-50cm,直径为15-1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4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