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进行多面划线的划线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7262.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姝;李德维;黄朝胜;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佩仪中测(成都)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进行 多面 划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划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多面划线的划线机,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测量仪器是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进行衡量所需要的第三方标准,故测量仪器一般都具有刻度,容积等单位。一般分为接触试和光学试测量两种,概念其基本内容包括精度、误差、测量标准器材、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形状测量、传统光学仪器、在精密测量上的应用等。在现代机械加工过程中,测量划线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数控加工中心的日益增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三坐标测量划线仪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比传统的计量器具增加了一两个坐标,扩大了测量对象,而且在于它是加工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反求设计等不可缺少的手段。现有的划线机在进行划线时,都是只能在同一个面进行划线,划另一个相对的面时就要移动设备,在被划线设备体积大,移动非常麻烦,又要重新找准,使得划线的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划线机在进行划线时,都是只能在同一个面进行划线导致的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多面划线的划线机,该划线机的结构简单,通过将两组划线机结合安装在一起,能够同时进行双面划线,提高了划线的效率,减少了设备移动的困难,同时避免了二次划线找准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够进行多面划线的划线机,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滑轨上均垂直安装有立柱,立柱上均设置有与立柱垂直连接的水平臂,且水平臂的轴线与滑轨的轴线垂直,水平臂能够在立柱上垂直移动,水平臂能够沿着自身轴线做水平移动,立柱能够沿着滑轨移动,两条水平臂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条水平臂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划线头,划线头设置在两根立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的底面外凸形成滑台,滑台设置在滑轨中,且滑台能够沿着滑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端面面积大于立柱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在同一根立柱上的定位板和底座之间撑杆,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和底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撑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旋合在撑杆的外壁上,且定位板设置在两个螺母之间,每一个螺母的其中一个端面与定位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工作平台,且工作平台分别与两根滑轨连接构成整体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划线机的结构简单,通过将两组划线机结合安装在一起,能够同时进行双面划线,提高了划线的效率,减少了设备移动的困难,同时避免了二次划线找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螺母;2—撑杆;3—水平头架;4—划线头;5—工作平台;6—定位板;7—立柱;8—竖直头架;9—水平臂;10—底座;1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进行多面划线的划线机,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轨11,滑轨11上均垂直安装有立柱7,立柱7上均设置有与立柱7垂直连接的水平臂9,且水平臂9的轴线与滑轨11的轴线垂直,水平臂9能够在立柱7上垂直移动,水平臂9能够沿着自身轴线做水平移动,立柱7能够沿着滑轨11移动,两条水平臂9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两条水平臂9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划线头4,划线头4设置在两根立柱7之间。利用滑轨11、立柱7以及水平臂9之间的三维运动,使得对于被划线物体能够进行三维的划线,两个划线头能够将被测物品的两面进行划线,提高了划线的效率,水平臂9进行竖直移动时是通过立柱7穿过的竖直头架8,由竖直头架8带动在立柱7上做竖直移动,水平臂9穿过水平头架3,而水平臂9的水平移动的通过在水平头架3中移动实现。
所述立柱7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10,立柱7固定在底座10上,底座10的底面外凸形成滑台,滑台设置在滑轨11中,且滑台能够沿着滑轨11滑动。通过摩擦和定位,使得立柱7的移动始终是沿着滑轨11的轴线做反复运动,测量线始终的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立柱7的顶端均设置有定位板6,且定位板6的端面面积大于立柱7的横截面面积。定位板6的定位移动的最大距离,防止水平臂9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脱离立柱7的范围。
所述设置在同一根立柱7上的定位板6和底座10之间撑杆2,撑杆2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板6和底座10连接。撑杆2是支撑立柱,防止立柱7出现倾斜等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佩仪中测(成都)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爱佩仪中测(成都)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