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7101.7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叶飞鹏;何向明;戴仲葭;黄贤坤;李建军;王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2156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活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分别提供锂源溶液、二价锰源溶液、二价铁源溶液以及磷酸根源溶液,该锂源溶液、二价锰源溶液、二价铁源溶液以及磷酸根源溶液分别为锂源化合物、二价锰源化合物、二价铁源化合物以及磷酸根源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得到,所述二价锰源化合物与所述二价铁源化合物为强酸盐;
混合所述二价锰源溶液、二价铁源溶液以及磷酸根源溶液形成一第一溶液,其中所述二价锰源溶液与二价铁源溶液以锰:铁的摩尔比为0.9:0.1进行混合;
将所述锂源溶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形成一第二溶液;其中,所述二价锰源化合物、二价铁源化合物、磷酸根源化合物、以及锂源化合物在该第二溶液中的总浓度小于等于3mol/L;以及
将该第二溶液在溶剂热反应釜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LiMn0.9Fe0.1PO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锰源化合物为氯化亚锰、硫酸锰以及硝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铁源化合物为硫酸亚铁、硝酸亚铁以及氯化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丁三醇及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锰源化合物为氯化亚锰、所述二价铁源化合物为硫酸亚铁,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所述磷酸根源化合物为磷酸,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溶液以3毫升/分钟至40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加到第一溶液中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锰源化合物以及二价铁源化合物在所述第二溶液中的总摩尔浓度为0.1mol/L至0.3mol/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化合物、二价锰源化合物、二价铁源化合物以及磷酸根源化合物在该第二溶液中的摩尔浓度比为锂:(锰+铁):磷=2.7: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0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1小时至24小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时间为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1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