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6781.0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鞠树森;万兆;谢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包括既有砌体建筑、新加轻钢结构(24)以及外加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既有砌体建筑在拆除女儿墙、挑檐及屋顶防水后,在拆除屋顶防水的既有砌体建筑原结构屋面板(18)上设置有新加叠合层(12),所述新加叠合层(12)上设置有新加轻钢结构(24),所述轻钢加层结构的加层钢柱(17)的柱脚,通过叠合层垫板(21)和后植入既有砌体建筑墙体的螺杆(23)在既有砌体建筑的外墙(3)或构造柱(6)处连接固定,所述新加叠合层(12)中设置有钢筋网和钢拉杆(16),所述钢拉杆(16)在新加叠合层(12)内连接既有砌体建筑相对的两面外墙(3),所述钢拉杆(16)的端部与所述螺杆(23)焊接,所述螺杆(23)、新加叠合层(12)的钢筋网以及钢拉杆(16)整体混凝土浇注在一起;
所述既有砌体建筑外侧设有外加电梯结构,所述外加电梯结构包括由新加柱基础、新加承重柱(4)、钢系杆(5)以及新加电梯梁(8)构成的两榀电梯框架,所述外加电梯结构顶部与新加轻钢结构(24)连接固定,电梯机房(7)设置在所述外加电梯结构顶部,所述电梯机房(7)与新加轻钢结构(24)的屋顶在一个平面内,其中,紧挨既有砌体建筑的一榀框架形成的空间为候梯间(2),而在最外面的一榀框架形成的空间为电梯井(1),所述电梯井(1)内设置有电梯轿厢;紧贴既有砌体建筑外墙(3)设置有新加承重柱(4),其通过化学锚栓(13)与既有砌体建筑外墙(3)或既有砌体建筑构造柱(6)连接,其连接位置位于既有砌体建筑分层处,所述化学锚栓(13)外端通过柱垫板(9)和螺母(14)紧固连接;候梯间(2)的新加承重柱(4)间设置的是新加电梯梁(8),而电梯井(1)的新加承重柱(4)间设置的是钢系杆(5),所述新加电梯梁(8)设置在既有砌体建筑分层处,其与紧贴既有砌体建筑外墙(3)或既有砌体建筑构造柱(6)设置的新加承重柱(4)之间通过L型连接板(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叠合层(12)的厚度为60mm,所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3)为M18螺杆,其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筋,所述螺杆(23)钻孔直径不小于30mm,所述螺杆(23)深入既有砌体建筑外墙(3)或既有砌体建筑构造柱(6)的长度不小于2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拉杆(16)的直径不小于φ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轻钢结构(24)由加层钢柱(17)、柱脚垫板(19)、柱脚加劲肋(20)焊接而成,所述加层钢柱(17)为H型钢或工字钢,所述柱脚垫板(19)的厚度不小于20mm,所述柱脚垫板(19)与叠合层垫板(21)上下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电梯梁(8)下部支撑有承托板(11),承托板(11)与新加电梯梁(8)、柱垫板(9)之间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电梯梁(8)与L型连接板(10)焊接,L型连接板(10)与柱垫板(9)通过化学锚栓(13)与外墙(3)或构造柱(6)紧固连接,所述L型连接板(10)上焊接有加劲肋(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垫板(9)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13)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0个,分两列布置,其伸入外墙(3)或构造柱(6)的长度不小于2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拆除既有砌体建筑上的女儿墙、挑檐及屋顶防水;
步骤二:在既有砌体建筑屋顶的外墙(3)和构造柱(6)处进行化学植筋,设置螺杆(23);
步骤三:根据设计图纸,在既有砌体建筑单元门入口处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4)的位置预先做好新加柱基础,同时,在准备安装外加电梯结构的既有砌体建筑外墙(3)或构造柱(6)部位打孔、植入化学锚栓(13);
步骤四: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两根新加承重柱(4),使两根新加承重柱(4)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13)对应,再通过柱垫板(9)、螺母(14)将新加承重柱(4)与外墙(3)或构造柱(6)进行紧固连接;
步骤五:在其他四个新加柱基础上安装新加承重柱(4);
步骤六:在候梯间(2)内设置新加电梯梁(8),在新加电梯梁(8)上焊接L型连接板(10)和承托板(11),通过步骤四中的化学锚栓(13)将L型连接板(10)、柱垫板(9)、新加承重柱(4)与既有砌体建筑牢固连接在一起;
步骤七:在电梯井(1)的各新加承重柱(4)之间用钢系杆(5)焊接;
步骤八:当外加电梯结构施工到既有砌体建筑屋顶处时,应与新加轻钢结构(24)同时进行施工,进行新加叠合层(12)的钢筋网配筋,将新加叠合层(12)内的钢拉杆(16)与屋顶外墙(3)和构造柱(6)中后植入的竖向的螺杆(23)进行焊接,同时将新加叠合层(12)内的钢拉杆(16)与外加电梯结构的新加承重柱(4)进行连接固定;
步骤九:将屋顶外墙(3)和构造柱(6)中植入的螺杆(23)、新加叠合层(12)的钢筋网和钢拉杆(16)进行混凝土整体浇筑;
步骤十: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将新加轻钢结构(24)的加层钢柱(17)的柱脚垫板(19)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在螺杆(23)上,通过螺母进行紧固,紧固后将螺母和螺杆(23)进行焊接;
步骤十一:施工完成上部新加轻钢结构(24)以及外加电梯结构顶层;
步骤十二:在电梯井(1)内安装电梯轿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7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压力感应功能的胶带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