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透明质酸钠进行分子量分级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86415.5 | 申请日: | 2013-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李丛;吴华德;陆迪;罗兆飞;廖东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中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0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质酸钠 进行 分子量 分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分级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膜分离技术将透明质酸钠进行分子量分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写为HA,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肤、脐带、关节滑液、软骨、眼玻璃体、鸡冠、鸡胚、卵细胞和血管壁中。1934年由Meyer和Palmer首次在牛眼玻璃体中发现。HA是由葡萄糖醛酸和乙酰葡萄糖胺通过β1-3和β1-4糖苷键所构成的双糖单位重复连接而形成的线性高分子黏多糖,其分子量范围105-107,由于其溶液具有超强的保水性,粘弹性和生物易吸收性,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及化妆品等各领域。
目前商品化的HA一般为Na盐形式,为白色纤维状或粉末状固体,在较强的吸湿性,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医用级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5~25×105,化妆品级为5×105~15×105。HA的高分子量是一种重要的药理学性质,由于HA分子量的重要性,对HA分子量的分级研究已经成为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无相变等优点,在有用物质的提取,不纯物质的去除中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通过对HA粗品溶液的膜过滤参数(PH、离子强度、透膜压力、切向流速、浓度)的调节,可以改变HA粗品对膜的透过率。其中,HA粗品溶液的pH对HA粗品对膜的透过率的影响比较显著,在pH3-9的范围内,pH值越高,HA分子对膜的透过率越低。而HA分子的分子量显然也对透过率有影响。因此,通过选择合适膜孔径的微滤卷式膜以及合适的HA粗品溶液的pH,可以经过微滤和超滤操作对HA进行分子量分级。
目前商品HA一般是通过马疫链球菌或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微滤及超滤技术在HA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通常是在菌体分离及料液浓缩方面。尚未见此技术在对HA进行分子量分级方面的应用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A分子量分级的方法。此方法可以用于透明质酸的生产过程中,或者用于对透明质酸粗品进行再处理,得到不同分子量的HA成品,能够更好的提高HA的商业价值。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是膜分离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透明质酸钠粗品溶于水中,浓度为0.1-0.6g/L。
2)根据需要,用6mol/L的NaOH和HCL调节透明质酸钠粗品溶液的PH值到pH3到pH9之间。
3)利用PVDF微滤卷式膜对透明质酸钠粗品溶液进行微滤,收集不能透过微滤膜的微滤浓缩液。
4)利用PES超滤卷式膜对微滤透过液通过超滤,收集超滤浓缩液。
5)两种浓缩液分别用2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
6)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成品。
本发明将HA粗品通过膜分离技术分为2种不同分子量规格的HA成品,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相比传统的提取方式,提供了一种获得高分子量HA的新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取分子量为210万Da的透明质酸钠粗品20g,溶于50L纯化水中,得到浓度为0.4g/L的透明质酸钠粗品溶液,用6mol/L的NaOH和HCL调节透明质酸钠粗品溶液的PH值为7后进行膜分离,膜分离过程分为2个阶段:先用0.3um的PVDF微滤卷式膜在0.15MPa透膜压力下截留浓缩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得到浓度为2g/L的微滤浓缩液。再用截留分子量10000的PES超滤卷式膜在0.20MPa透膜压力下截留浓缩低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得到浓度为2g/L的超滤浓缩液。两种浓缩液分别用2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成品。采用黏度法(参见轻工行业标准QB/T4416-2012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测定分子量,其中微滤浓缩液的透明质酸钠成品分子量为520万Da,超滤浓缩液的透明质酸钠成品分子量为106万Da。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中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中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支化聚氨酯接枝碳纳米管以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类促摄食成熟肽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