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氮钒氮合金VN18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6190.3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博 |
主分类号: | C22C27/02 | 分类号: | C22C27/02;C22C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530029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氮钒氮 合金 vn18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氮合金及其生产方法,具体适用于含钒钢材生产时所添加的含钒合金的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含钒钢材时,通常使用添加含钒合金的方法来实现,为了减少钒的添加量,改善钢材的强、硬、韧性能,含钒合金以钒氮合金的形式添加为最好,因此,钢材生产对优质钒氮合金,特别是高氮钒氮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虽然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很多,例如真空法,常压氮化法等,且生产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其都存在产量较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提高钒氮合金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急需一种优质、经济的钒氮合金的生产方法。
据相关报道,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钒氮合金生产方法,是将五氧化二钒磨细后,加入铁粉、碳粉、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制成球状物,将球状物送入卧式推板窑内,推板窑内通入氮气,并使窑内始终保持微正压,球状物在窑内进行碳化和氮化反应,碳化反应的温度为1500~1600℃,反应时间4.5小时,氮化反应的温度1250~1350℃,反应时间0.5~1.5小时,逐渐冷却至100℃以下出炉。虽然该发明不使用真空设备,可降低设备投入,并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但其质量较差,尤其是氮含量不高,很难超过15%,钒的收率较低,最多不超过98%,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氮钒氮合金VN18及其生产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质量较差、氮含量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氮钒氮合金VN18,所述高氮钒氮合金VN18由重量比为70~80:15~25:4~6:0.5~2:0.2~1:0.6~0.8:2~6的氧化钒、碳粉、催化剂、引导剂、固氮剂、増密剂、粘结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钒和碳粉研磨后的粒径为-200目。
再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钒选用片状五氧化二钒、粉状五氧化二钒、粉状三氧化二钒、粉状四氧化二钒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碳粉选用碳黑粉、木炭粉、石墨电极、石墨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外,所述催化剂选用氧化铁粉、铁粉、钒铁粉末、金属钒粉末的一种或多种;同时也可选用二次还原铁粉。
此外,所述引导剂为钒酸铵、碳酸铵、硫酸铵、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固氮剂为氟化钙、碳酸钙、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密剂为硫酸亚铁铵,所述粘结剂为聚乙烯醇、水玻璃、木薯粉、面粉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一种高氮钒氮合金VN18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钒与碳粉进行研磨活化处理,研磨时间2h以上,然后加入催化剂、引导剂、固氮剂、増密剂及粘结剂进行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料;
(2)将混合料在80℃的环境中放置12h,再将其压制成块状坯料,然后将坯料放置于通风处进行时效处理,处理时间为一周;
(3)将时效处理后的坯料用石墨坩埚装好,先进煅烧窑的副窑中进行烘干至水分小于1%,然后将坯料从副窑进入主窑,此时向主窑中通入氮气确保0.15~0.28kg/cm2的微正压,在主窑中坯料依次经过还原阶段、脱氧碳化阶段、蓬松阶段、氮化阶段与冷却阶段后出炉,最终得到含氮量为16~20%、含钒量为77~78%的钒氮合金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坯料在副窑中烘干条件为温度保持在200~300℃,时间为10h;在主窑中预还原阶段的温度为650~750℃,脱氧碳化阶段温度为1500~1600℃,蓬松阶段温度为1600~1700℃,氧化阶段温度为1280~1400℃,冷却阶段为水冷到不超过100℃出炉。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煅烧窑的加热方式是通过电阻丝、硅碳棒或硅钼棒进行加热,所通入氮气的纯度为99.999%。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博,未经高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