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基础垫层上生成构造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5393.0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何万选;张超晖;冯社林;张礼奎;李高升;侯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垫层 生成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基础垫层上生成构造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砖混结构建筑造价低,适用范围广,一般的砖混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上,为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满足构造设防要求,大多数设计是层层都有圈梁和较多的构造柱。现有的砖混结构建筑物构造柱、圈梁的施工方法的步骤是:墙体砌筑-搭设操作平台-绑扎构造柱、圈梁钢筋-支柱梁模板-预埋管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终凝后拆模-构造误差找正、修理-安装预制楼板。
由于现有的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的施工的方法缺少钢筋定位,导致构造柱钢筋偏移,定位不准的缺陷,成为建筑工程砖混结构中的质量通病。而在现有的所有工程施工中,没有一个成熟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砖混结构中存在构造柱钢筋偏移,定位不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基础垫层上生成构造柱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构造柱钢筋偏移,定位不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在基础垫层上生成构造柱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砌筑基础垫层;
2】在基础垫层上需要放置构造柱的位置周围打固定孔;
3】在固定孔里植入插筋;
4】将构造柱的主筋固定在插筋上;
5】支设构造柱模板;
6】浇筑混凝土,形成构造柱。
上述步骤2】是在构造柱的四角打四个固定孔。
上述步骤4】是采用铁线将构造柱的主筋绑扎在插筋上。
上述铁线为20#铁丝。
上述固定孔的直径为14mm,孔深100mm;植入固定孔内的插筋为400mm长的直径为14mm的钢筋废料头。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基础垫层上生成构造柱的方法,整个施工过程简单,容易实施。
2、本发明在生成构造柱的过程中先打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固定插筋,再将构造柱主筋固定在插筋上,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很好的防止了在浇筑混凝土时造成的构造柱钢筋的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构造柱与插筋绑扎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构造柱主筋,2-插筋,3-基础垫层,4-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在基础垫层上生成构造柱的方法,如图1所示:首先砌筑基础垫层3;
然后在基础垫层上画好的构造柱位置四角打直径为14mm的固定孔,一般孔深100mm,当然固定孔的孔径以及孔深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而定,选取直径为14mm,孔深100mm是比较容易加工,节省成本。
再然后把400mm长直径为14mm的钢筋废料头钢筋即插筋2植入固定孔里。为了很好的匹配固定,插筋2的直径应该与固定孔的孔径相适配。同样插筋的直径也会根据固定孔的直径进行变化。插筋一部分是植入固定孔内的,一部分裸露在基础垫层上部为了固定构造柱主筋,长度需要合适才能达到稳固性好且节省材料。插筋的长度与固定孔的孔深需要匹配。
再把构造柱主筋1固定于植好的插筋上,一般采用铁线4将构造柱的主筋绑扎在插筋上,方便操作。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构造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