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麦原生质体制备及PEG介导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5210.5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边红武;韩凝;朱睦元;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C12N15/8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麦 原生 质体 制备 peg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生质体的培养技术,特别涉及一种PEG介导的大麦原生质体高效瞬时转化体系。
背景技术
大麦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生育期短、早熟、气候适应性广以及适合轮作等特性, 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为全球栽培的第四大和谷类作物。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动物饲料、麦芽制造、食品制造、医药等方面。虽然目前有很多方法进行大麦转基因,但是效率低,并且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对大麦遗传及分子方面的研究。
在过去的数年中,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及转化体系有了较大的进步。原生质体转化试验操作简单,省时经济,可应用于基因表达、蛋白定位、蛋白互作、胁迫、激素及代谢通路等的研究。在以大麦为材料的研究中,曾有从悬浮细胞中提取原生质体,但是目前还没有以大麦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基因转化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麦原生质体制备及PEG介导转化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PEG介导转化的大麦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大麦幼苗的培养
大麦种子经自来水中浸泡2 h后,用10%次氯酸钠表面消毒30 min,再用ddH2O清洗8次;消毒后的种子平铺在湿滤纸上,25℃下萌发;36 h后,种子露白,选取长势良好的种子进行水培法培养:在pH 5.8的0.1mmol·L-1 CaCl2培养液中,以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的条件于25℃培养5天后,得到用于原生质体提取试验的大麦幼苗;
(二)原生质体的制备
(1)首先配制酶液10ml和0.3M甘露醇10 ml;
所述酶液的组份为:0.3 M的甘露醇、10 mM的MES、1.5%(wt/vol)的纤维素酶R10、0.75%(wt/vol)的离析酶R10、1mM的CaCl2、0.1%(wt/vol)的BSA、1 mM的β-巯基乙醇,余量为ddH2O;
(2)取50棵幼苗的茎段或5-7片叶子于灭菌的滤纸上,用新的刀片将其切成0.5-1 mm的薄片,切好后迅速加到有10 ml 0.3 M甘露醇的100 ml三角瓶中,以锡箔纸包好三角瓶,黑暗中放置10 min;
(3)用移液器弃甘露醇,尽量吸净;加入10 ml酶液,锡箔纸包好三角瓶,放入真空罐中,抽真空条件200 psi以下,平板摇床上30转/分钟培养30 min;从真空罐中取出三角瓶,空气中平板摇床上30转/分钟,培养3.5 h;
(4)加入等体积的W5试剂,平板摇床上40转/分钟,培养10 min;
所述W5试剂的组份为:154 mM 的NaCl、125 mM 的CaCl2、5 mM 的KCl 、2 mM 的MES ,余量为ddH2O ;
(5)用W5试剂润湿100目的细胞筛,过滤步骤(4)中的培养产物,滤液用50 ml圆底离心管收集,再用20ml W5试剂冲洗;
(6)500 rcf常温离心3 min后,吸去上清;试管底部为绿色的一层原生质体;
(7)加入2 ml W5试剂,轻柔摇晃离心管,使细胞悬浮;吸取细胞悬浮液至10ml圆底离心管中,锡箔纸包好使离心管避光,原生质体自然沉降30 min后,500 rcf离心3 min;移液器小心移去上清;留在圆底离心管底部的即为大麦原生质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所述大麦原生质体的PEG介导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 ml圆底离心管中加入5 ug的 pUGW11-GFP质粒,ddH2O定容至10 ul混匀;再加入100 ul所述大麦原生质体,轻轻混匀后,加入110 ul PEG–Ca2+试剂,轻轻混匀后,于25 ℃室温、黑暗放置20 min;
以大麦幼苗的茎为材料时,PEG–Ca2+试剂的组份为:0.3 M的甘露醇、0.1 M 的CaCl2 、40%W/V的PEG 4000,余量为ddH2O;
以大麦幼苗的叶片为材料时,PEG–Ca2+试剂的组份为:0.4 M的甘露醇、0.1 M 的CaCl2 、40%W/V的PEG 4000,余量为dd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莓壮苗生根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溶剂热法制备SmS纳米阵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