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4826.0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骥;林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0 | 代理人: | 罗朋,周建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成 可视化 视图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技术。
背景技术
利用可视化视图进行信息的呈现与分析,能够直观地呈现数据统计结果,可视化的解读各项数据组成,因此,是当前数据工作者们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常用的数据统计图表工具如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Office中的组件Excel,其可以根据特定的数据项生成指定的数据统计图表。
随着用户所需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复杂,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用户需要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然而,现有的可视化视图工具对大数据量可视化的支持较差,无法直观清楚地对大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并且,当前的可视化视图工具仅能通过获取表单来获取所述大量数据,无法通过与可视化视图的交互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待展现的数据集;
b确定与所述数据集相对应的元素映射信息;
c根据所述元素映射信息,确定与所述数据集中的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绘制参数信息;
d根据所述绘制参数信息,生成与所述数据集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待展现的数据集;
映射装置,用于确定与所述数据集相对应的元素映射信息;
参数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元素映射信息,确定与所述数据集中的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绘制参数信息;
绘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绘制参数信息,生成与所述数据集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浏览器,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浏览器插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获取待展现的数据集,确定与所述数据集相对应的元素映射信息,如像素或图形等,并根据所述元素映射信息,确定与所述数据集中的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绘制参数信息,最后根据所述绘制参数信息,生成与所述数据集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从而实现了对各种类型的数据集(包括大数据量)进行可视化呈现,尤其是实现了在web端对大数据量的绘制,减少了服务器端的资源消耗,并通过对数据的直观呈现,提高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挖掘与处理,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根据所选定的显示区域,确定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数据集,以作为待展现的数据集;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与可视化视图的交互,直观地对数据集与可视化视图进行挖掘、呈现与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与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根据所述数据集所对应的数据量信息,确定与所述数据集相对应的元素映射信息,从而实现了对所述数据集中的数据量大小的判定,进而准确的选择相适应的元素映射信息,能够直观、清楚地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呈现,提高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挖掘与处理,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所述数据集所对应的数据量信息,结合与所述数据集所相对应的显示设置信息,确定与所述数据集相对应的元素映射信息,从而根据不同的显示设置信息,对不同的显示屏幕或不同的用户设置下的显示屏幕提供不同的数据量大小的判定,进而准确的选择相适应的元素映射信息,能够直观、清楚地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呈现,提高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挖掘与处理,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确定所述数据集的量级类型信息,根据所述量级类型信息,确定与所述数据集相对应的元素映射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相关信息,确定所述数据集的量级类型信息;从而根据不同的量级类型信息,准确的选择相适应的元素映射信息,能够直观、清楚地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呈现,提高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挖掘与处理,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4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