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4751.6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双明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3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豆芽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的培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豆芽培植方法是将豆种放置在筐、桶等较大的容器中培植,产品育成后,由于豆芽质地脆嫩轻微触动即会导致植体损伤或变形,从而迅速孳生细菌而腐烂变质,包装运输比较困难,销售前难以分拆包装。而且生产的豆芽在销售时,整筐整桶的豆芽暴露于开放的环境中,会很快因细菌感染或暴露在光线下因光合作用氧化而变质,难以适应现代商业方式的销售。而使用防腐保鲜剂,更可能导致豆芽品质恶化,甚至毒害消费者。
而且现在市场上的豆芽生产加工过程中常使用化学药品进行豆芽的催长、消毒等辅助生产,如使用无根剂、催长剂、多菌灵、百菌清、漂白粉等,严重影响了进食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对现在巿场上的豆芽生产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豆芽培植方法生产出的豆芽在分装过程中容易污染变质,不适合商场的销售,并残留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培植方法,该方法将豆芽分装培植,自然消毒后即密封包装生产,使豆芽可较长时间保质保鲜,适应现代商业方式的销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消毒浸泡后的豆种装入发芽小容器,所述发芽小容器为铝箔袋,所述铝箔袋上设有直径为1-2mm的通孔。
优选的,上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经检测认定的绿色无公害的豆种;
步骤2:先将豆种用20-30度煮沸过的水浸泡冲洗4-6分钟,再选用90-100度煮沸过的水对豆种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时间为50-70s,最后再用20-30度煮沸过的水冲洗4-7次;
步骤3:将经过步骤2所得豆种装入发芽小容器,所述发芽小容器为食品级铝箔袋,所述铝箔袋上设有直径为1-2mm的通孔;
步骤4:对步骤3所得装入发芽大容器中进行七天常规控温培育。
优选的,作为上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的一个改进,所述步骤1具体为:选用经检测认定的绿色无公害的豆种,并且将豆种中的瘪豆,破粒豆,霉烂豆和已发芽豆剔除。
优选的,作为上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的一个改进,所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中所用的水符合国家一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优选的,作为上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的一个改进,所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及生产环境通过紫外线或臭氧消毒。
优选的,作为上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的一个改进,所述步骤3中的食品级铝箔袋的高:18-25cm,长:8-20cm,宽:6-15cm。
优选的,作为上述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的一个改进,所述七天常规控温培育具体为:
第一天,控制环境温度30-32度,岩石层的泉水浸泡三次,每次50-60分钟;
第二天,控制环境温度30-32度,岩石层的泉水浸泡三次,每次50-60分钟;
第三天,控制环境温度30-32度,岩石层的泉水浸泡三次,每次50-60分钟;
第四天,控制环境温度28-30度,岩石层的泉水浸泡三次,每次9-11分钟;
第五天,控制环境温度28-30度,岩石层的泉水浸泡三次,每次9-11分钟;
第六天,控制环境温度28-30度,岩石层的泉水浸泡三次,每次9-11分钟;
第七天,控制环境温度26-29度,岩石层的泉水浸泡三次,每次9-11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原生态豆芽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残留的化学药品促进豆芽的生产,而使用适宜温度的沸水对豆芽消毒,按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生产出的豆芽对进食者的身体不产生副作用或不良影响,不需清洗,直接烹饪。本发明豆芽生产方法还有利于环保,使用后的生产用水可循环利用。
本发明原生态豆芽生产方法中,将豆种放置在适合于零售的分装规格的铝箔袋中培植,避免了豆芽在培植、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直接损伤或变形,隔离了细菌的感染,使豆芽可较长时间保质保鲜。
本发明原生态豆芽在销售时具有铝箔袋保护,铝箔袋具有阻隔性强、不透光的特性,避免了豆芽暴露在光线下继续生长而变质。常规方法市售的豆芽的保质期一般为1天,而本发明的豆芽的保质期可达到1-3天,冷藏条件下可达5-15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双明,未经杨双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4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氟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中草基温补调理红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