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渗透疗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84180.6 | 申请日: | 2013-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超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39/06;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渗透 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渗透疗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很多用于治疗人体湿、风、寒、燥、火和毒等症的火罐及艾灸,这些火罐和艾灸有一定的排湿、风、寒、燥、火和毒等症的功效。但是经多年临床应用和观察后发现,这些火罐和艾灸虽具有排湿、风、寒、燥、火和毒等症的功效,但传统的火罐内没有中药或药液浸泡的竹筒罐中药渗透到皮下的药量极少,火罐压力较大,易造成皮下毛细血管破损,造成血瘀,反而有增加疼痛的情况;同时艾灸的方法存在配方单一、适应症少、药进入体内极少且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等,故传统的火罐及艾灸不具备复杂性病情或病程较久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渗透疗法,解决现有火罐和艾灸渗透到皮下的药量极少,以及治疗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中药渗透疗法,包括以下步骤:
拔罐:将拔罐所需中药用草纸裹成圆锥体药丸,浸上菜籽油,点燃药丸放置在绝热垫上,然后将绝热垫移至到人体需要拔罐的部位或穴位,再扣上罐子进行第一遍拔罐,再取下罐子将药丸重新点燃扣上罐子进行第二遍拔罐,接着取下罐子将药丸再次点燃扣上罐子进行第三遍拔罐,最后取下罐子并用损伤药酒对拔罐的部位或穴位进行清洁即可;
药灸:将药灸所需的中药用纸裹成圆锥体或圆柱体药丸,然后放置在药灸器上点燃,最后将药灸器放置于人体需要药灸的部位或穴位上使中药在燃烧时渗入人体内,最后取下药灸器并用损伤药酒对药灸的部位或穴位进行清洁即可;
其中根据人体具体症状可只进行拔罐或药灸,也可既拔罐又药灸。
进一步地,所述拔罐步骤中,每次拔罐时间为5~10min。
再进一步地,所述药灸步骤中,药灸时间为20min。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拔罐时将中药放置于罐子内进行燃烧,同时通过连续三遍的拔罐,可将位于罐内燃烧产生的药物渗透到人体内,对相应的症状进行治疗,与现有技术相比,药物渗透效果极佳,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2)本发明在药灸时将中药放置于药灸器上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药物从药灸器内渗透入人体内,且由于中药燃烧部位是位于药灸器上端,故而不会损伤人体皮肤,保证了整个药灸过程的安全,以及效果极佳。
(3)本发明在拔罐和药灸完成后,采用损伤药酒对皮肤进行清洁,保证了拔罐或药灸部位不会被损伤,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现有火罐在拔罐时,并为使用任何药物,仅仅单一的使用罐子进行拔罐,且由于火罐的压力过大,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然而采用现有药液浸泡的竹筒罐进行拔罐时,虽然有中药渗透到皮下,但是其药量极少,其治疗效果仍然不佳,无法完全治愈。而本发明所采用的是将中药放置于一块绝热垫上,放置于人体需要拔罐的部位,然后将罐子扣在该部位,此时中药便在罐子内进行燃烧,由于罐内氧气有限,中药只能燃烧一部分,此时罐内便充满了药物,药物便慢慢的渗透到人体内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其药物渗透极多,不会出现像现有技术没有药物渗透或只有极少的药物渗透的情况。本发明具体的方法如下:
实施例1
根据患者的患病部位判定其需要拔罐时,依据病情选择相应的中药(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备用。
首先选择拔罐的部位或穴位,然后将中药用草纸裹成圆锥体药丸,浸上菜籽油,点燃药丸放置在绝热垫,然后将绝热垫移至需要拔罐的部位或穴位,再扣上罐子进行第一遍拔罐,第一遍部位吸力较轻,罐子冰冷,燃烧产生的药力较少,对部位或穴位的刺激较小,第一遍拔罐是为了给患者起到一个适应的过程,防止患者出现紧张导致的晕厥。
罐子停留5min后将第一遍的罐子按先拔先取的原则,将罐子从皮肤上取下,将药丸重新点燃进行第二遍拔罐,第二遍拔罐的位置可与第一遍拔罐的位置略微不同,第二遍拔罐时,其罐子的吸力较第一遍增大一倍左右,罐内略有温度,燃烧产生的药力较大,刺激度加强,患者感觉皮肤受压适中。
第二遍拔罐的罐子停留5min后按先拔先取的原则,将罐子从皮肤上取下,将药丸再次点燃进行第三遍拔罐,第三遍的拔罐位置与第一、二遍可略有改变,第三遍拔罐时,其罐子的吸力最大,罐子较热,燃烧产生的药力最大,对部位或穴位的刺激最大,患者感觉皮肤压力最大。第三遍拔罐的罐子停留5min后按先拔先取的原则,将罐子从皮肤上取下,并在取下的同时用损伤药酒对拔罐的部位涂药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超,未经何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4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HMWPE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继发性痛风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