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式振动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3714.3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史仪凯;苏士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12;H02K33/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盘式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上面的振动电机多采用圆柱形直流电机,电机轴带动半圆柱质量块旋转,产生振动。
参照图5,文献“专利公告号是CN138901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圆盘式两相振动电机,采用盘式设计,由线圈2、电机轴5、定子9、整流器10、电刷11、质量块12、轴承13、上盖14和下盖15组成。定子9固定于下盖15,电刷11位于定子9内侧且固定于下盖15上,转子由三个线圈2和电机轴5构成;一个固定于下盖的定子,该定子由两个半圆形的永久磁铁构成,定子圆环内侧固定于下盖的电刷;转子由中心转轴固定于上盖和下盖,并且转子由不对称布置的三个转子线圈旋转从而产生振动。该两相振动电机虽然体积相对较小,但其组件较多,结构复杂,不利于加工生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圆盘式两相振动电机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盘式振动电机,该电机采用圆盘式结构,定子壳和线圈构成电机的定子;线圈分布于定子壳内部,满圆周分布5-8个线圈,线圈呈不足圆周分布;相邻线圈反向相接;在任一线圈中固定有导磁块;所述转子盘和永磁体构成电机的转子;永磁体圆周状粘贴于转子盘单侧,满圆周分布5-8个永磁体,永磁体呈不足圆周分布;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与电机定子上的线圈空间分布相对应,其圆周状分布半径相同;定子壳与转子盘直径等大,定子壳与转子盘相向放置后周向固连,电机轴插入轴承孔。由于舍弃了整流器、电刷和质量块,电机组件少,结构简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式振动电机,包括线圈2,其特点是还包括定子壳1、转子盘3、永磁体4和导磁块8;所述定子壳1和线圈2构成电机的定子。线圈2分布于定子壳1内部,满圆周分布5-8个线圈2,线圈2呈不足圆周分布。相邻线圈2反向相接。在任一线圈2中固定有导磁块8。所述转子盘3和永磁体4构成电机的转子。永磁体4圆周状粘贴于转子盘3单侧,满圆周分布5-8个永磁体4,永磁体4呈不足圆周分布。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4与电机定子上的线圈2空间分布相对应,其圆周状分布半径相同。定子壳1与转子盘3直径等大,定子壳1与转子盘3相向放置后周向固连,电机轴5插入轴承孔7。
所述线圈2由50匝0.1mm漆包线绕制而成。
所述永磁体4为1mm厚的瓦形钕铁硼磁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圆盘式结构,定子壳和线圈构成电机的定子;线圈分布于定子壳内部,满圆周分布5-8个线圈,线圈呈不足圆周分布;相邻线圈反向相接;在任一线圈中固定有导磁块;所述转子盘和永磁体构成电机的转子;永磁体圆周状粘贴于转子盘单侧,满圆周分布5-8个永磁体,永磁体呈不足圆周分布;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与电机定子上的线圈空间分布相对应,其圆周状分布半径相同;定子壳与转子盘直径等大,定子壳与转子盘相向放置后周向固连,电机轴插入轴承孔。与背景技术相比较,由于舍弃了整流器、电刷和质量块,电机组件少,结构简单。其定子壳将线圈和转子盘包含在内,增加电机工作的整体性,便于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盘式振动电机的定子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盘式振动电机的转子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盘式振动电机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盘式振动电机的等轴图。
图5是背景技术圆盘式两相振动电机的结构图。
图中,1-定子壳;2-线圈;3-转子盘;4-永磁体;5-电机轴;6-电源线孔;7-轴承孔;8-导磁块;9-定子;10-整流器;11-电刷;12-质量块;13-轴承;14-上盖;15-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发明简易盘式振动电机包括定子壳1、线圈2、转子盘3、永磁体4、电机轴5、电源线孔6、轴承孔7、导磁块8。定子由定子壳1和线圈2组成。线圈分布于定子壳内部,满圆周分布需要8个线圈。本实例中采用5个线圈,呈不足圆周分布。每个线圈2由50匝0.1mm漆包线绕制而成,相邻线圈2进行反向相接,使其通入电流方向相反,线圈产出不同极性电磁力,从圆周角度看,只有圆周一部分存在电磁力,电磁力相对旋转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3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z硅单晶炉用高频开关电源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轮毂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