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全细胞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83691.6 | 申请日: | 2013-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雪娇;李飞飞;段雨欣;甘兰;张志丹;章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N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胞 催化 交换 反应 反应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细胞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优化生物反应及传递性能,生物反应器的微型化是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微反应器(又称微胶囊),作为细胞的固定化载体,外层高分子膜的选择透过性能保证了微反应器内外的物质交换,而内部空间结构提供了细胞贴壁的表面,外部搅拌可使微胶囊处于悬浮状态而剪切力不会伤及细胞活性,并有利于细胞团组织分化达到增产的目的,更重要的,可以重复利用微胶囊内部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简化分离纯化步骤。因此,微胶囊在细胞大规模培养与应用方面得到广泛重视。
目前,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聚赖氨酸、壳聚糖、淀粉等)、半合成高分子材料(缩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和全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丙烯、聚醚、聚脲、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酰胺、聚丙烯酰胺、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硅氧烷等)三大类,应用于包埋酶、药品或者细胞等等。但上述微胶囊材料通透性较差,虽可提供保护细胞的环境,阻止剪切力、噬菌体等对细胞的损害,但同时也使细胞处于与外部相对隔离的状态,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受阻,限制了外部营养的输入和内部代谢废物输出,既不利于细胞生长繁殖,也不利于其代谢产物的输出,如果囊膜强度较弱更易发生机械破损。因此微胶囊膜的通透性与机械强度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壳聚糖是较为常用的微胶囊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安全性、生物相容性,但它的机械性较差,大大限制了其作为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的应用,同时其成膜的通透性也不能满足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全细胞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即利用壳聚糖的成膜性及其对细胞的亲和性、无毒性,结合聚偏氟乙烯的成膜性、多孔性和优良的机械性等,得到高通量、高强度的全细胞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细胞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以壳聚糖粉末(CTS)、聚偏氟乙烯粉末(PVDF)、海藻酸钠、柠檬酸钠和氯化钙为原料,通过固化成球、溶胶-凝胶成膜、液化成胶囊等工序,制备得到CTS/PVDF复合膜微胶囊。
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发酵培养液中加入海藻酸钠,形成溶液A;将溶液A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进行钙化成球;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中,搅拌均匀并溶胀,形成溶液B;将聚偏氟乙烯溶于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均匀并溶胀,形成溶液C;
3)将溶液B与溶液C按一定体积比充分混合,形成溶液D;
4)将1)中形成的钙化小球置于溶液D中浸渍一定时间,然后置于10%氢氧化钠溶液中固化。
5)将4)中固化后的小球置于柠檬酸钠溶液中液化一定时间,得到CTS/PVDF复合膜微胶囊。
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0%;
所述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40%;
所述壳聚糖在乙酸中的质量浓度为0.1-40%;
所述聚偏氟乙烯在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质量浓度为0.1-30%;
所述壳聚糖溶液B与聚偏氟乙烯溶液C体积比为50-1∶1;
所述钙化小球在溶液D中浸渍时间为0.1-100h;
所述柠檬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01-50%;
所述固化后小球在柠檬酸钠溶液中液化时间为0.1-80h。
CTS/PVDF复合膜微胶囊可作为全细胞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经过本发明制得的微胶囊粒径均匀,机械性较好,选择通透性好,用于固定产脂肪酶细菌全细胞,酶活损失率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是它们并不是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全细胞催化酯交换反应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以壳聚糖粉末(CTS)、聚偏氟乙烯粉末(PVDF)、海藻酸钠、柠檬酸钠和氯化钙为原料,通过固化成球、溶胶-凝胶成膜、液化成胶囊等工序,制备得到CTS/PVDF复合膜微胶囊。
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发酵培养液2份:蛋白胨1.0%,葡萄糖2.0%,硫酸铵0.1%,酵母浸膏0.5%,硫酸镁0.05%,橄榄油1.0%,磷酸氢二钾0.2%。使用前调pH为8.5,1×105Pa灭菌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3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合超微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治疗卵巢痛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