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施行电气化滑触运行专用三相或直流刚性立体电网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3545.3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焕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焕行 |
主分类号: | B60M1/00 | 分类号: | B60M1/00;B60M1/34;B60L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施行 电气化 运行 专用 三相 直流 刚性 立体 电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电气化运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各种车辆电气化滑触运行专用三相或直流刚性立体电网。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工具的需求迅猛增加。目前用的燃油车辆,尾气排放严重,嗓音大,危害人类健康,导致城市交通结构污染日益加剧。电池电动车与燃油车辆相比,呈现了一定的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但其仍存在不可逾越的弊端,其有限的蓄电量约束着行驶里程和暖风空调的使用,且电池自身重量和占用空间已达到极限,使用寿命短,且蓄电量逐年减少。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着自身损耗,行驶后期动力明显不足,且不能用尽。另外,电池报废后也会带来二次污染。无轨电动车改进了电池电动车,采用架设的电缆供电,但车辆不易改变供电线道,灵活性不高,多用于固定线路的公交车,普及度不高。且架设供电电缆的费用高,并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又影响城市上空景观。近年来无轨电动车技术上有一定的改进,但一般仅涉及其中的装置改进,对供电电网上的研究较少,仍不能广泛应用于实际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电气化滑触运行专用三相或直流刚性立体电网,用于提高滑触运行的车辆在各种公路及城市交通中的应用率,并减少环境和噪音污染,节约能源,提高车辆滑触运行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刚性立体电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钢槽、若干个三相电源、滑触器和电连接组件;所述三相电源均安装在所述盒体钢槽上,用于提供电力;所述三相电源包括铺设在所述盒体钢槽上的一层绝缘垫层、铺设在所述绝缘垫层上的电源轨道和安装在所述电源轨道上的型滑触器钢槽,且所述型滑触器钢槽用于对接所述滑触器;所述滑触器以可脱落方式与任意一个三相电源相对接,并在任意一个三相电源上以电连接的方式滑动,用于将所述电力传导到车辆上驱动车辆运行;所述滑触器包括第一、第二滑触器触头组件和变轨动力装置,所述滑触器触头组件在所述变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在相邻的三相电源间进行变轨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滑触器触头组件包括三组滑触器单触头、绝缘支座、和导电触头,每组滑触器单触头对接一个型滑触器钢槽,并可在该滑触器钢槽内滑动,所述三组滑触器单触头固定在同一个绝缘支座上;所述导电触头与所述滑触器单触头电连接,当滑触器单触头与所述三相电源对接时,所述导电触头导通,用于将所述三相电源的电力传导到车辆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触器单触头为粉末金属触头,每个所述滑触器单触头安装在一个金属套筒内,该金属套筒底部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变轨动力装置包括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外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变轨动力装置包括空心的变轨主轴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的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和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第二从动锥齿轮在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两侧相对设置;还包括第一、第二分轴,所述第一、第二从动锥齿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分轴的一端,所述第一、第二分轴的另外一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端部锥齿轮,所述第一、第二端部锥齿轮和 第一、第二从动锥齿轮在所述第一、第二分轴上以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对的方式设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第二端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第二滑触锥齿轮,所述第一、第二滑触锥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滑触器支承轴上,所述第一、第二滑触器支承轴相互平行,并分别与第一、第二分轴正交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滑触器支承轴分别穿过所述变轨主轴的外壁;所述第一、第二滑触锥齿轮在所述第一、第二端部锥齿轮的驱动下分别带动所述第一、第二滑触器触头组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组件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套上与所述变轨主轴相对应的两侧,所述电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第二滑触头组件电连接,一端与车辆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端部电触头,分别支承所述第一、第二端部电触头的第一、第二支承轴,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端部电触头电连接的第一、第二端部电连接弧形装置,所述第一、第二端部电连接弧形装置分别通过三个第一、第二电连接杆与第一、第二中间电连接弧形装置相连接,还包括三个直接与所述电机外套相连接的中间电触头,所述中间电触头与所述第一、第二中间电连接弧形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支承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滑触器支承轴同轴并在所述变轨主轴上与滑触器支承轴所在侧的另外一侧延伸且穿过所述变轨主轴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焕行,未经马焕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3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