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及其识读器和网络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2622.3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放;吕迎丰;常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网络 交互 实现 方法 及其 识读器 服务器 | ||
1.一种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识读器读取和识别码图并借助于互联网来关联网络服务器中的资源,并在智能显示终端进行资源展示,所述智能显示终端可通过所述互联网与所述网络服务器进行双向实时通信,所述识读器在互联网名称空间有唯一对应的服务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显示终端可运行支持HTML5WebSocket技术的Web浏览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服务器可提供可供所述智能显示终端加载的WebApp程序,该WebApp程序还可与所述识读器进行配对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ebApp程序可自适应不同尺寸和/或操作平台的终端类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图为隐形编码码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编码码图为MPR码码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读器通过移动3G网络、4G网络或WIFI热点连接至所述互联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显示终端还为所述识读器提供用于连接至所述互联网的WIFI热点,所述识读器通过该WIFI热点连接至所述互联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读器采用蓝牙、ZigBee或2.4G无线模块与适配器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适配器连接至所述互联网。
10.如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读器内建有WebSocket服务,所述智能显示终端通过所述WebApp程序、所述识读器的IP地址和WebSocket服务端口建立WebSocket连接,并通过该WebSocket连接与所述识读器进行双向通信,以传递无需经过所述网络服务器处理的数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识读器与所述网络服务器中的资源建立关联之前还进行双向身份验证和设备配对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身份认证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网络服务器对所述识读器进行身份认证;
1.1)所述网络服务器接收所述识读器的设备序列号;
1.2)确认所述设备序列号后生成“挑战”数据包,并发送至所述识读器;
1.3)接收来自所述识读器的“应答”数据包,并进行验签操作;
1.4)返回验签信息至所述识读器,完成对所述识读器的身份认证;
2)所述识读器对所述网络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2.1)所述识读器生成“挑战”数据包,并发送至所述网络服务器;
2.2)接收来自所述网络服务器的“应答”数据包,并进行验签操作;
2.3)返回验签信息至所述网络服务器,完成对所述网络服务器的身份认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跨平台网络交互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配对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智能显示终端通过所述名称空间的服务地址加载所述WebApp程序;
2)所述网络服务器自所述名称空间的服务地址提取设备序列号;
3)所述网络服务器通过所述WebApp程序提示启动所述识读器;
4)所述识读器启动并连接至所述网络服务器,完成双向身份认证;
5)所述网络服务器发送配对操作指令至所述WebApp程序,启动所述识读器和所述WebApp程序之间的配对操作;
6)所述WebApp程序通过所述智能显示终端以视觉和/或听觉方式引导用户完成配对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26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叠系统中的MAC地址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片传输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