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装置及变速挡选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82416.2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诚;三轮胜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丹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装置 变速 选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选择变速器的挡的换挡装置及变速挡选择器。
背景技术
线控换挡方式的换挡装置包含检测变速杆操作的位置传感器,并按照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用于切换变速器的挡的信号。瞬时方式的换挡装置的变速杆在使用者解除对变速杆的操作力时自动复位至主位置(H)。
在日本专利第4373212号公报中披露了瞬时方式的换挡装置。一个例子的换挡装置的变速杆能沿操作路线移动,该操作路线由从H位置到倒挡(R)选择位置的第1路线、和从H位置到前进挡(D)选择位置的第2路线形成。在变速器中遮断转矩传递的空挡选择位置包含:设置于第1路线的途中的N1位置;和设置于第2路线的途中的N2位置。N1位置、H位置、和N2位置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本申请的发明人详细地研究了上述公报中的换挡装置的变速杆在从R挡或D挡朝H位置自动复位时的变速杆的移动。变速杆由于惯性通过H位置,此后为了返回H位置而朝反方向移动。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变速杆以H位置中心振荡,并在该振荡的振幅渐渐地衰减之后将其保持在H位置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将变速杆迅速地保持于H位置上的瞬时方式的换挡装置及变速挡选择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挡装置,其中,具备:变速杆;以及瞬时方式的杆单元,其包含主位置和多个挡选择位置,并使所述变速杆自动复位至所述主位置,所述变速杆,其能够从所述主位置朝互相交叉的2个方向移动,多个挡选择位置所包含的倒挡选择位置分配在至少沿所述2个方向的一个方向延伸的路径上,多个挡选择位置所包含的前进挡选择位置分配在至少沿所述2个方向的另一个方向延伸的路径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速挡选择器,其中,具备:变速杆;以及瞬时方式的杆单元,包含:移动路径,其包含2个终端和所述2个终端之间的第1及第2屈曲部;主位置,其分配在所述移动路径上的所述第1屈曲部上;以及多个挡选择位置,其分配在除所述第1及第2屈曲部以外的位置上,所述瞬时方式的杆单元使所述变速杆自动复位至所述主位置,所述多个挡选择位置包含分别分配在所述移动路径的所述2个终端上的倒挡选择位置及前进挡选择位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将变速杆迅速地保持于H位置上的瞬时方式的换挡装置及变速挡选择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换挡装置的立体图、及换挡滑槽的俯视图。
图2是换挡滑槽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第1变更例的换挡滑槽的示意俯视图。
图4是第2变更例的换挡滑槽的示意俯视图。
图5是第3变更例的换挡滑槽的示意俯视图。
图6是第4变更例的换挡滑槽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进行说明。
换挡装置1设置在例如助手席和驾驶席之间的地板控制台上。如图1所示,换挡装置1具备:变速杆12;以及支撑该变速杆12的杆单元11。换挡装置1可以具备变速杆12贯穿的换挡面板13。在换挡面板13上形成有对应于变速杆12的移动路径的换挡滑槽20。变速杆12以能够沿换挡滑槽20朝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换挡方向及为车宽方向的选择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朝换挡方向的变速杆12的移动包含:沿第1直线的移动;和沿平行于该第1直线的第2直线的移动。第1直线包含主位置(H)。从H位置朝车辆后方按顺序分配了第1N位置及D位置。H位置分配于右方的屈曲部上。从H位置经由左方的屈曲部并朝前方以第2N位置及R位置的按顺序设置了换挡位置。每个N位置在变速器中遮断转矩传递的空挡(N)选择位置。D位置是前进挡(D)选择位置。R位置是倒挡(R)选择位置。
瞬时方式的杆单元11包含对应于换挡滑槽20的形状的变速杆移动路径。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变速杆移动路径包含2个终端和2个终端之间的第1及第2屈曲部。H位置分配于变速杆移动路径上的第1屈曲部上。多个挡选择位置(R、N、N、D)分配于除第1及第2屈曲部以外的位置上。变速杆移动路径可为由从主位置朝2个终端分别延伸的L形的路径及直线形的路径形成的、没有3路交汇的2终端屈曲路径。在几个例子中,2个空挡选择位置(N、N)将第1及第2屈曲部夹于中间并分开。在变速杆移动径路的第2屈曲部上可以不用分配挡选择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2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木保温、杀虫和防虫方法
- 下一篇:卡连接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