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蜗轮齿部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2136.1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梅;赵广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第一机床总厂 |
主分类号: | B23F11/00 | 分类号: | B23F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轮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机械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蜗轮齿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精密蜗轮副是齿轮机床的关键零件,它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机床加工齿轮的精度。铣齿机、插齿机等齿轮机床几乎每种产品都有两对这种精度的蜗轮副,它是齿轮机床中的重要的关键件之一,因此精密蜗轮副中的蜗轮齿部加工很关键。
目前,精密蜗轮副蜗轮齿部的加工是单个零件加工,其使用的刀具也是普通蜗轮滚刀。普通蜗轮滚刀的参数如: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头数、螺旋升角等,与配偶的蜗杆参数完全一致,因此从理论上说蜗轮与蜗杆的啮合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滚刀的制造误差、加工时的中心距误差以及温度变化等,以及箱体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工作时的受力变形及热变形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因接触区偏移而影响蜗轮副啮合传动及使用寿命等,特别是在配接触面时,需花费大量时间,且给生产造成很大困难。采用上述刀具和加工工艺,操作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所以满足精密蜗轮副蜗轮齿部的精度要求对操作者来说确实是一个考验。
发明内容
本专利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蜗轮齿部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加工出的蜗轮齿抗弯强度高。
本专利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蜗轮齿部的加工方法,包括:
S1、蜗轮齿部圆弧加工;
S2、计算滚刀搬角及滚刀中心至蜗轮中心的中心距;
S3、蜗轮齿部粗滚齿加工;
S4、蜗轮齿部半精滚齿加工;
S5、蜗轮齿部精滚齿加工;
S6、蜗轮齿部垳磨加工;
其中,S3、S4、S5、S6均在滚齿机上完成,并采用同一基准面;
S3、S4、S5中的蜗轮齿部滚齿加工使用的蜗轮滚刀为大直径蜗轮滚刀,所述大直径蜗轮滚刀分度圆直径比与蜗轮相配合的蜗杆节圆直径加大2%-3%。
本专利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S2中,
计算滚刀搬角的步骤包括:
A、计算蜗杆节圆直径d杆节:
式中:L:蜗轮蜗杆啮合中心距、M轴:蜗轮的轴向模数、Z:蜗轮齿数;
B、计算蜗杆节圆位置法向齿厚S杆节:,
式中:S杆分:蜗杆分度圆位置法向齿厚、d杆分:蜗杆分度圆直径、d杆节:蜗杆节圆直径、a左:蜗杆法向齿厚左侧压力角、a右:蜗杆法向齿厚右侧压力角;
C、计算滚刀节圆直径d刀节:
式中:S刀节:滚刀节圆位置法向齿厚、S刀分:滚刀分度圆位置法向齿厚、
d刀分:滚刀分度圆直径;
D、计算蜗杆节圆位置公称螺旋升角λf杆:
E、计算蜗杆节圆位置公称螺旋升角λf刀:
F、角度补偿:
λf杆-λf刀;
补偿滚刀中心至蜗轮中心的中心距L刀的计算为:
中心距补偿为
本专利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专利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特别是使用大直径蜗轮滚刀加工的蜗轮齿部,轮齿曲率半径稍大于蜗杆的曲率半径,使得蜗轮齿面与蜗杆呈鼓形接触,接触区较短且在齿部中间接触,这样加上负荷后由于弹性变形,使接触面加长,同时接触点首先是齿的中心位置,随着载荷的增加而接触区逐渐加长并向齿的两端扩展,故轮齿两端受力好,抗弯强度高,接触面容易形成油膜,提高了齿面的抗胶合能力和耐磨性,使其运动精度、平稳性精度、接触精度明显提高,同时也使装配时配接触面更加容易,从而不但提高了工艺水平和操作能力并降低了成本,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被加工的蜗轮;
图2是与图1相啮合的蜗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齿形法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的大直径蜗轮滚刀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齿形法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未经天津第一机床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2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窨井防坠亡兜
- 下一篇:一种脚垫暖宝宝包装机上的切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