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口、双层薄壁节能减排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1568.0 | 申请日: | 201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9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熊灯元;熊作福;熊卓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灯元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7;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口 双层 薄壁 节能 减排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灶,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口、双层薄壁节能减排灶。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源包括植物材料和动物废料等有机物质在内的燃料,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燃料的新名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开始大范围使用,而对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却越来越少,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在田间地头被焚烧掉,未能进行有效利用。如今人们逐步认识到石化能源不可再生的缺陷,以及大量使用石化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石化能源必定会退出历史舞台。人类必须寻求新的替代能源,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存条件,而具有再生功能的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
虽然传统柴灶是以生物质能源为燃料,但目前农村家庭采用的柴灶,其结构还比较原始,体积大,燃烧效率低,由于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传统柴灶结构的改进,提高热效率和现代化程度,是应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方向。如专利号为200920083921.3的小口、双层薄壁节能灶,其燃烧效率比普通柴灶有所提高,但其燃烧后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如对该节能灶进行改进,实现一灶多锅、一火多用,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燃料的效率,节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点火快、火力猛的双层薄壁节能减排灶,以解决现有柴灶燃烧效果不好、尾气温度较高、能源利用率不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小口、双层薄壁节能减排灶,包括灶体,灶体内壁设有保温填充区,所述灶体顶部设置有前坐锅、后坐锅,前坐锅与后坐锅通过过火通道连接,后坐锅内设置有烟道管,前坐锅底部与其下方灶膛的膛口连接,灶膛膛壁上设有投柴口,灶膛底部设有灶膛底板,灶膛底板中心圆孔处设有炉箅,灶膛底板的下方是风道;所述灶膛为倒置的水盆状,灶膛的膛口面积小于膛底面积;灶膛顶部与前坐锅底部连接处设置有V型槽盖板,V型槽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等距排列V型槽;在灶膛膛壁与保温填充区之间具有一环绕灶膛的空腔,该空腔通过V型槽与灶膛膛口连通,在灶膛外围的灶膛底板上设有若干将空腔与风道连通的二次进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灶膛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浇注而成:Al2O350-65%、耐火水泥10-25%、堇青石粉4-6%、莫来石粉4-6%、钛矿渣2-4%、SiO25-10%、石墨2-4%、MgO2-4%。
作为优选,所述灶体由混凝土立板、装饰瓷砖面板拼接成箱体构造,灶膛底板、灰膛底板、储备库底板从上至下固定在混凝土立板内壁上,灶膛底板将灶膛支撑住,灶膛底板与灰膛底板之间形成灶体的风道及灰膛,灰膛底板与储备库底板之间形成储备库;所述混凝土立板上部设有与灶膛连通的灶门,混凝土立板中部设有与风道连通的进风出灰口,混凝土立板底部设有与储备库连通的储备口。
作为优选,所述前坐锅上设置有铸铁变形灶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前坐锅侧壁为水盆状,其侧壁逐渐收缩接至灶膛膛口处,使灶膛形成小口。
作为优选,所述灶膛壁厚度为15mm。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填充区为珍珠岩粉与水泥按1:(0.5-2)的比例拌合浇注而成。
本发明的灶体为水泥制品,壁内埋有加固铁丝,可增加灶体强度,水泥制品的传热性能比金属制品低,故能起到很好的保温和隔热作用。灶体底部的储备库可以储藏木柴,可保持厨房整洁美观,消除火灾隐患。风道兼有储灰的功能,它既是进风通道,同时也能使炉箅内掉落的含有热能的燃灰或部分带火残核回流至灶膛内助燃,充分利用了余热。灶膛壁与保温填充区之间行程的空腔具有隔热和二次进风作用。
空气经由科学的进风出灰口、风道进入灶膛,促使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如果进风量过小,燃烧不充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灶膛底板上的二次进风口能让空气通过空腔流向灶膛小口,补氧助燃,使燃料充分燃烧。
灶膛选用导热系数低、耐高温(1300℃)的Al2O3、高铝材料浇注而成,它的物理性能强、导热低、热稳定性好。添加钛矿渣、堇青石粉、莫来石粉、耐火水泥,灶膛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均得到很好的改善。高岭土具有很好的黏结性和耐火性。灶膛的锥形结构使其燃烧集中、散热损失小,火力集中于中心处。灶膛壁厚度薄至15mm。薄壁吸热少、放热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灯元,未经熊灯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