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1482.8 | 申请日: | 201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卢元方;陈家茂;余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三明同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550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度 分散性 炭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透明高分散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状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白炭黑是多孔性物质,其组成可用SiO2·nH2O表示,其中nH2O是以表面羟基的形式存在。能溶于苛性碱和氢氟酸,不溶于水、溶剂和酸(氢氟酸除外)。耐高温、不燃、无味、无嗅、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
白炭黑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部分用于橡胶的补强剂。其透明度和分散性对产品的应用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透明度与分散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一次粒子的大小影响了产品的透明度,当一次粒子变小的时候,白炭黑的透明度相应的提高,但是一次粒子变小生产出的白炭黑比表面积相应的提高,由于表面能的增大进而影响了白炭黑的分散性能。目前白炭黑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二段加酸,第一段主要是由硅酸钠和硫酸形成二氧化硅的晶种,然后将晶种分散打碎,由于晶种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羟基,后段加入的硅酸钠和硫酸形成的二氧化硅沉积到晶种上,生产出的二氧化硅,粒子较粗大,造成透明度下降。产品的性能受晶种的含量,体系的pH值,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但由于第一步形成的晶种,表面积较大分散性较差,为了提高白炭黑的分散性,必须利用二段加酸来降低产品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产品的分散性,然而这是以降低产品的透明度为代价。专利CN101332994A公开了“一种补强剂白炭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稀硅酸钠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2)将硫酸加入到稀硅酸钠中反应;(3)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静置,使其老化,生成晶种;(4)将老化后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5)将高温水蒸气通入混合溶液中进行加热直到溶液温度加热至70-80℃,再加入稀硅酸钠直至溶液PH为11-11.5;(6)将高温水蒸气通入反应釜内的溶液中进行加热,当溶液温度加热到86-90℃时,停止加热,并将硫酸加入溶液中;(7)当溶液的PH值达到4.0-5.0时有沉淀物析出;(8)将该沉淀物过滤、水洗、干燥制的成品。专利CN102229758A公开了“一种高分散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的是把硅酸钠和硫酸的合成分两步进行,先合成微细的晶种,然后在进行合成反应;且合成反应是在有机表面活性剂SDS及复合硅烷偶联剂进行沉淀反应,经粒子表面包覆处理、水洗、干燥得到高性能轮胎的高分散性沉淀白炭黑。上述两种方法都是典型的白炭黑的生产方法(即两段加酸法工艺),虽然经过表面处理使分散性得到提高,但由于晶粒粗大造成透明性下降的弱点是这种工艺的弊端。针对两段加酸的缺陷,我们发明了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以实现其在橡胶中保持较高的分散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一种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配制硅酸钠溶液和硫酸水溶液;所述的硅酸钠溶液的浓度以二氧化硅计为5-15%wt;所述的硫酸水溶液的浓度为30-50%wt;往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缓凝剂羟基羧酸盐,形成溶液A;所述缓凝剂羟基羧酸盐为葡萄糖酸钠、酒石酸钠、柠檬酸钠的一种或多种,其在溶液中的含量为二氧化硅的1-3%wt;
(2) 在70-90℃下,在溶液A中按照二氧化硅:硫酸重量比=1:0.5加入硫酸水溶液,在温度70-90℃下保持1-5小时;所述硫酸水溶液浓度为30-50%wt;
(3) 继续加入硫酸水溶液调整pH至4-5,在80-90℃下,老化30-60分钟;
(4) 将步骤(3)老化后的产物过滤,水洗滤饼直至滤饼中钠离子含量为0.2%wt以下;将滤饼进行打浆,得到浆料;
(5) 将浆料加热,在温度50-80℃下,加入二氧化硅重量0.1-0.3%的白炭黑活化剂进行活化反应5-30分钟;所述的白炭黑活化剂为脂肪酸酰胺羟基化合物;所述的脂肪酸酰胺羟基化合物选自:脂肪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其中的一种。
(6)将步骤(5)活化后的产物在100-400℃下进行快速脱水干燥并粒度分级至30-40微米;所述快速脱水方式采用的是闪蒸干燥或喷雾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明同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三明同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