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渣浆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0514.2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金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贺持缓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渣浆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矿用的渣浆泵,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渣浆泵。
背景技术
目前工矿广泛应用的渣浆泵和泥浆泵都存在轴根密封问题,通常情况下,采用三种常见的密封措施:填料密封、副叶轮密封以及机械密封,这三种密封都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但是,却分别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下:
1、填料密封:如果水封压力不足,那么短时间内就会产生泄漏,即使水封压力满足要求,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其使用寿命最多两到三个月。
2、副叶轮密封:相比填料密封副叶轮密封效果要好一些,但是其结构复杂、配件较多、成本贵,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其使用寿命半年左右。
3、机械密封:相比填料密封与副叶轮密封效果最好,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其使用寿命一年左右,机械缺点是成本高。
因此,渣浆泵轴根密封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矿企业的难题。能够解决渣浆泵的轴根密封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192184B公开了一种渣浆泵,具有减小阻力,减小轴功率等特点,但是,该渣浆泵仍然采用传统的结构和密封方式,密封效果一般,成本比较高。
本发明根据在渣浆泵领域累积了多年的现场经验,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出无密封渣浆泵,并且采用耐磨材质碳化硅制造过流部件,大幅度提高了无密封渣浆泵的使用寿命,减低成本,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渣浆泵密封成本高、密封效果不好的确定,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渣浆泵,同样能够实现有效的密封,同时降低成本。
一种渣浆泵,包括叶轮、泵体、支架、轴承体、泵轴、填料箱、防浅盘、上轴承盖和下轴承盖,泵体、支架和轴承体依次连接;上轴承盖位于轴承体的外端,下轴承盖位于支架的空心腔体内并且设置在支架紧靠轴承体的内端;填料箱套设在泵轴上,填料箱固定连接下轴承盖;防浅盘套设在泵轴上,防浅盘靠近填料箱设置并且固定在泵轴上;叶轮位于泵体内,套设在泵轴的一端,泵轴依次穿过上轴承盖、轴承体、下轴承盖、填料箱、防浅盘、支架和泵体;在泵体与支架连接端面,泵体和支架都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大于泵轴直径,通孔与泵轴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轴承体的空心腔体两端设置有轴承,泵轴通过轴承支撑在轴承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轴套和圆螺母,轴套套设在泵轴上,一端紧靠叶轮,另一端被旋拧在泵轴上的圆螺母阻挡,轴套同时位于泵体和支架的腔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流体介质由所述间隙位置处被吸入泵体。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轴承体纵向中间具有加强连接盘,连接盘与轴承体之间具有加强肋。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填料箱中部具有空心圆筒结构,所述填料箱的空心圆筒内设置滚针轴承,泵轴穿过滚针轴承,填料箱不随泵轴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防浅盘为圆盘状,中部具有圆筒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流体介质的入口设置在支架靠近轴承体的一端,入口位置对应于填料盘。
有益的效果:
1、因为研发的渣浆泵采用的是无密封设计,因此大幅度的降低了渣浆泵的使用成本,减少了因密封损坏造成的故障停车与维修,对使用单位的间接效益十分可观。
2、立式无密封渣浆泵还具有无气堵优点,在流体介质瞬间供应不能满足泵流量的前提下,空气不会进入管路内而是排入大气中,因此不会产生气堵,因此不用缓泵。
3、立式无密封渣浆泵不需要大水泥基础,只需放在介质槽上方,泵体在介质槽内运转,避免了介质的泄露,有利于工业卫生。
4、无密封渣浆泵护套采用特种碳化硅耐磨材质,使用寿命长,与同型号的其他材质泵护套相比,是橡胶护套寿命的5~10倍,合金护套寿命的2~4倍。
5、无密封渣浆泵采用三角皮带轮传动,可随时调节泵轴的转速来改变泵的性能以便满足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渣浆泵总体结构装配图;
图2是泵体的结构图;
1-泵轴 2- 上轴承盖 3-轴承体 4-支架 5-下轴承盖 6-填料箱 7-防浅盘 8-圆螺母 9-轴套 10- 泵体 11-叶轮 12-叶轮备母 13-轴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0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