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9983.2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乔立根;路芳;陈勇;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慧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71/00;C09D167/06;C09D7/12;C09D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杨晓松 |
地址: | 51136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imf uv 光固化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10~30份、聚醚丙烯酸酯2~10份、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2~10份、活性稀释剂5~15份、流平剂0.1~1份、纳米粒子0.5~2份、光引发剂1~2份、有机溶剂50~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为长兴化学6361-100、长兴化学6362-100、沙多玛CN2302和沙多玛CN2303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两官能度或三官能度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所述的聚醚丙烯酸酯为纳米粒子接枝改性的聚醚丙烯酸酯;
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单官能度或双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或单官能度或双官能度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流平剂为可交联型聚醚改性或聚酯改性的二甲基硅氧烷类流平剂;
所述的纳米粒子为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光引发剂为α-羟基酮类光引发剂和酰基膦氧化物类光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酮类溶剂和酯类溶剂形成的混合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为氰特EB264、氰特EB265、氰特EB8311、氰特EB9260、长兴6130B-80、长兴6134B-80、长兴6143A-80、长兴6154B-80和长兴6158B-80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丙烯酸酯为硅氧烷纳米粒子接枝改性的聚醚丙烯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长兴化学EM70、长兴化学EM90、长兴化学EM2191、沙多玛SR395NS和沙多玛SR506NS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流平剂为BYK-UV3500、BYK-UV3510、BYK-UV3530和BYK-UV357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纳米粒子为德国毕克化学表面处理的纳米氧化铝分散体、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和纳米氧化锌分散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光引发剂为汽巴公司Darocur1173光引发剂、汽巴公司Darocur MBF光引发剂、巴斯夫Irgacure184光引发剂、巴斯夫Irgacure 127光引发剂和巴斯夫Lucirin TPO光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酮类溶剂为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和丁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酯类溶剂为乙酸乙酯。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50~70质量份有机溶剂、10~30质量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10质量份聚醚丙烯酸酯和2~10质量份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混合,分散均匀;
(2)往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5~15质量份活性稀释剂、0.1~1质量份流平剂、0.5~2质量份纳米粒子和1~2质量份光引发剂,混匀,得到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
8.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在制备IMF用硬化膜中的应用。
9.一种IMF用硬化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IMF的UV光固化涂料进行涂布,得到湿膜,接着干燥,UV照射固化,得到IMF用硬化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MF用硬化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涂布的方法为口模式涂布法、气刀法、逆转辊涂法、喷雾法、刮刀法凹版印刷法或旋涂涂布法;
所述的湿膜的厚度为5~20μm;
所述的干燥的温度为50~100℃;
所述的UV的光能量为200~350mJ/cm2;
所述的IMF用硬化膜的厚度为2~8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慧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慧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9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