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防垢装置的净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9545.6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艾力特阀门自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9/01 | 分类号: | F28F19/01;C02F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装置 净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应用在热水循环热交换系统中的设有防垢装置的净暖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因冬季取暖的需要,大多采用集中热水供暖、循环使用的方式。在长时间的供暖过程中,由于供暖管道的腐蚀,热水中固有的悬浮物以及热水中结晶出的盐类物质都会附着在管道、热交换器内。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中水作为一种溶剂,不同程度的溶有一部分盐类物质(北方地区尤甚),如:CaCO3、MgCO3等。这些溶质均以带电离子形态存在。当溶质浓度一定时,在温度、压力等热力学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都会以不溶于水的固态物质从水中析出,并附着在管道和热交换器的表面。这种现象我们俗称为“结垢”。管道及热交换器结垢后,不仅影响了热的传输、降低热交换效率(垢的导热系数是金属的几十分之一),造成热资源极大地浪费。而且,严重时会造成管网及热交换器提前报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现有的防垢、除垢的方法主要有:
化学方法---通过在集中供暖的热水锅炉中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改变水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从而起到一定的阻垢作用。它的缺点是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对管道、换热器有一定的腐蚀且除垢的作用有限。
物理方法---目前比较认可的方式有超声波、磁化、共振等方式。它们在阻垢、防垢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都需要外加能源,对野外、高空、高温使用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物理化学方法---当已经出现结垢影响到热传导的情形时,一般都是采用酸洗+高压冲洗的方式对换热器进行维护。但酸洗后的产物及残液都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了,对公共环境破坏极大,也难以监管;同时,对酸洗强度与时间的把握完全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很容易在除垢的同时,也损坏了管网、热交换器本体。
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热水循环热交换系统中设有防垢装置的净暖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有防垢装置的净暖器,它包括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设有连接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内固定设有至少一组防垢芯片,所述防垢芯片与连接管道同轴,所述防垢芯片的径向端面开设有多个滤水孔;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沉淀杯,所述沉淀杯与连接管道接通。
在上述方案中:
所述连接管道的内壁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防垢芯片的径向端部进入到凹槽中。
所述防垢芯片的中心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被螺杆穿过,所述防垢芯片固定套设在螺杆上。
相邻的防垢芯片的滤水孔交错布置。
所述连接管道与沉淀杯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沉淀杯的杯体上端密封,杯体下端通过可拆卸的堵头密封,杯体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连接管道接通。
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对称开设在沉淀杯的杯体上端侧壁上。
所述沉淀杯的杯体底部沿轴向设有不封闭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杯体内腔分为接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杯壁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可拆卸的堵头密封;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连接管道接通。
所述隔板与沉淀杯的上端杯壁不封闭。
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的中心轴平行布置。
本发明通过沉淀杯与防垢芯片的组合设置,可有效防止热水循环热交换系统中产生污垢,增加热交换效率,且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横式净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竖式净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中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设有防垢装置的净暖器,它包括连接管道1,连接管道1的一端设有连接接口2,连接管道1内固定设有至少一组防垢芯片3,防垢芯片3与连接管道1同轴,防垢芯片3的径向端面开设有多个滤水孔3.1;连接管道1的另一端连接有沉淀杯4,沉淀杯4与连接管道1接通。本发明中:流体进入沉淀杯4中,经沉淀杯4清洗沉淀后,再进入连接管道1中,经防垢芯片3二次过滤清洗后进入换热器,可有效防止热水循环热交换系统中污垢的产生。
本发明中:
连接管道1的内壁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1,防垢芯片3的径向端部进入到凹槽1.1中,使防垢芯片3固定卡接在凹槽1.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艾力特阀门自控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艾力特阀门自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