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衡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9522.5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戚凤国;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G31/00 | 分类号: | A63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24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平衡仪。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滚动玩具,有曲面的、有圆台球体式的、也有借助于其他能源动力带动的充气球形状的玩具,这些滚动玩器或多或少都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曲面的和圆台球体式的滚动玩器外形不美观,在球体内部必须在固定位置安装一些具有一定重量的重片装置,以保证球体在玩耍过程中的平衡。
如果是充气球,则需要借助其他器具、能源动力才能正常运转,一旦其中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设备运转不了。所以操作起来也非常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仪,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衡仪,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为圆球形结构设计;旋转支架系统,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内,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和内构架,外构架与外壳体接触,内构架与外构架转动连接;座椅,座椅与内构架可转动连接,座椅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
座椅与内构架转动连接,座椅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座椅的转动中心线。内构架与外构架转动连接,内构架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座椅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座椅能够随内构架进行转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座椅能够进行绕其自身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的转动(即绕X轴以及Y轴转动)。由上述可知,当外壳体进行转动时,座椅能够始终保持静止(不考虑位移)。当本发明提供的平衡仪在坡地上滚动时,外壳体转动,座椅不进行旋转,人员乘坐于座椅上,就能够实现滚坡作业。
本发明提供的平衡仪在使用时,仅需要人员直接乘坐于座椅上即可实现滚坡,无需其他辅助部件的介入,因此,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平衡仪的易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平衡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外壳体1;外构架2;内构架3;第一转轴31;座椅4;
第二转轴41;固定架5;握柄51;踏板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平衡仪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衡仪,该平衡仪能够供人乘坐,并在坡地上进行滚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衡仪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圆球形结构设计;旋转支架系统,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1内,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2和内构架3,外构架2与外壳体1接触,内构架3与外构架2转动连接;座椅4,座椅4与内构架3可转动连接,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定义一个刚体,在不考虑其空间移动的前提下,刚体自由转动具体地可以分解为两个转动分量,其分别为:沿X轴转动的分量以及沿Y轴转动的分量(X轴与Y轴垂直)。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如果在一个具有空腔的结构体内设置有一个刚体,通过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刚体绕X轴以及绕Y轴转动,则刚体能够相对于结构体而言可以自由转动;相反的,在结构体随意转动时,刚体也可以始终保持不动(不考虑空间位移)。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平衡仪其包括的外壳体1相当于上述的结构体,外壳体1具有内腔,并且,外壳体1与地面接触,并可在地面进行滚动,即外壳体1能够进行随意转动(不考虑位移的情况下,外壳体1能够进行向任意方向的转动)。
座椅4相当于上述的刚体,座椅4设置于外壳体1内,用于人员的乘坐。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旋转支架系统能够使得座椅4相对于外壳体1进行转动。
具体地,旋转支架系统,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1内,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2和内构架3,外构架2与外壳体1接触,内构架3与外构架2转动连接。同时,座椅4与内构架3可转动连接,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垂直。
座椅4与内构架3转动连接,座椅4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内构架3与外构架2转动连接,内构架3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垂直,座椅4能够随内构架3进行转动。
限定,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为X轴,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则为Y轴。座椅4通过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1内,并且能够进行绕其自身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的转动(即绕X轴以及Y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