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批量管材整理排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9485.8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匡立平;王建军;盛瑞华;滕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魏振柯 |
地址: | 27682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批量 管材 整理 排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属于一种与自动打码机、计数器等设备配套使用的批量管材或棒料的整理排序与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新管材或棒料在投入使用前往往需要进行防腐、计数和标示的工作。如,制作脚手架的架管,在使用前按规定必须进行打码标示。目前的做法是:将成捆的钢管开捆,人工进行单根排列和整理,逐根由人工上料,然后,用打码机对架管两头进行打码标示,标示完后进行除锈、防腐处理,然后才能投入使用。整个过程中不仅工作繁重,而且受架管长度的影响,工作效率低下,且成捆的钢管重量大,不易摆放与整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批量管材整理排序装置,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系数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批量管材整理排序装置,由支撑架和分级整备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由工作台面和与之联结的架腿构成,所述的工作台面沿供料方向是呈斜向下的,工作台面两侧依次对称布置有构成分级整备装置的储料区闸口、分量器和单根取料装置;储料区闸口由闸口气缸和限位杆组成,闸口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的侧面,闸口气缸的推杆端部连接限位杆;分量器两端有角状突起,与中间联板构成分量槽口,中间联板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与工作台面的侧面铰接,中间联板的一端与分量气缸的推杆连接;单根取料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取料器,取料器上沿两端有弧形槽,与管材直径相对应。
上述的传动机构可以由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连杆构成:电动机输出轴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上固定安装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左右两侧同时与两个从动齿轮啮合,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驱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联结,两个驱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分别铰接于取料器的两端。
本发明所提供的批量管材整理排序装置,其工作台面沿供料方向具有斜向下的一定坡度,能够使架管等管材自动下滚,无需提供动力;限位杆能够防止架管大量下滑,可人为控制每次放行的总量;分量器则能够进一步进行分量控制,且能修正管材的位置,使管材顺直、平行地下行;单根取料装置可以通过取料器单根取料,符合打码机、计数器等设备的工作需求。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布置紧凑,劳动强度低,能耗小,安全保障系数和工作效率高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本发明机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俯视图;
图3,A部放大示意图;
图4,取料器工作状态一示意图;
图5,取料器工作状态二示意图;
图6,取料器工作状态三示意图;
图7,取料器工作状态四示意图;
图8,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批量管材整理排序装置,支撑架1由工作台面和与之联结的架腿构成,工作台面沿供料方向具有斜向下的一定坡度,工作台面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套分级整备装置。所述的分级整备装置,沿供料方向依次为储料区闸口、分量器和单根取料装置。储料区闸口由闸口气缸11和限位杆3组成,闸口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面的侧面,闸口气缸的推杆端部连接限位杆。分量器4两端有角状突起,与中间联板构成分量槽口,中间联板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与工作台面的侧面铰接,中间联板的一端与分量气缸2的推杆连接;单根取料装置包括电动机5、传动机构和取料器9,传动机构由传动轴、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驱动连杆8构成,电动机输出轴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上固定安装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左右两侧同时与两个从动齿轮啮合,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与两个驱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联结,两个驱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分别铰接于取料器的两端,取料器上沿两端有弧形槽,与管材直径相对应,以略大于管材直径为宜。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台面是由2根纵杆和2根横杆搭接而成的框架结构,与架腿通过焊接或螺栓实现固定联结,从而构成上述的支撑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