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的离网微型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79256.6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3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蔡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信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8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安装 组件 微型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的离网微型逆变器”领域,尤其是改变了安装方法和产品构架,实现了光伏控制充电、正弦波离网逆变、载波通讯一体的供电方式。能提高光伏逆变器在独立供电方式中的便捷性和发电效率,有效的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家居供电的实用性、低成本、高效率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太阳能光伏供电方式是:用一台光伏控制器、一台逆变器,用这二种产品组合实现光伏发电供电系统,其缺点是组成安装及连接复杂,形成供电系统成本较高,发电转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的离网微型逆变器”,实现安装便捷的新方式,采用MCM电路模组的集成方式,组成低成本、发电高效率的供电系统。
一种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的离网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具可控制输出的光伏充电电压,逆变输出50Hz/60Hz的正弦波交流电源,载波远程监控通讯,是一种离网逆变器独立供电系统的新方法,形成具安装便捷、低成本、安全保护完善、使用转换高效率的光伏微型逆变器。
本发明专利采用铝质材料铸造带散热片的外壳,第一种安装方式是直接贴装在光伏组件板中,直接对负载供电。第二种安装方式是固定在光伏组件板铝边框上或其它金属支架上对负载供电,光伏组件板的直流输出端子直接连接在离网微型逆变器的光伏输入端口上。
在离网微型逆变器的一个输出端上连接蓄电池直流电源,在另一个输出端上连接交流电负载插座,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逆变交流供电、载波远程通讯高效率的微型逆变器供电系统。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改变逆变器外形构架,使安装方式便捷,材料更省。改变电路布线集成方式,使实用性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外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的MCM电路模组组成结构图。
附图中1.一种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的离网微型逆变器,2.光伏板左边框固定端,3.蓄电池电压输入端口座,4.交流负载输出插座连接端口,5.光伏组件正极输入端口座,6.光伏组件负极输入端口座,7.带散热片铝质外壳底盒,8.铝质外壳防水盖,9.防水盖固定螺丝孔,10.光伏板上边框固定端。
附图中11.功率开关电路主板,12.DC升压、载波通讯MCM电路模组,13.正弦交流驱动、监测MCM电路模组,14.光伏电压监测、控制MCM电路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的离网微型逆变器(1),将光伏板左边框固定端(2)用螺丝紧固在光伏组件板的铝合金边框上,光伏板上边框固定端(10)用螺丝紧固在光伏组件板的上端铝合金边框上,也可将光伏板上边框固定端(10)用螺丝紧固在其它方式的金属支架上,蓄电池正负极连接在蓄电池电压输入端口座(3)上,用电缆线连接在交流负载输出插座连接端口(4)上,交流负载输出插座连接端口(4)中具备交流负载连接、载波通讯连接、启动开关连接功能,将光伏组件板的输出正极连接在光伏组件正极输入端口座(5)上,将光伏组件板的输出负极连接在光伏组件负极输入端口座(6)上,散热片铸造在带散热片铝质外壳底盒(7)上,有利于加速热量的扩散,将铝质外壳防水盖(8)通过防水盖固定螺丝孔(9)紧固在带散热片铝质外壳底盒(7)上。为更好的适应于薄膜类光伏组件直接逆变供电,可改变安装方式,将带散热片铝质外壳底盒(7)翻转用防水胶贴装在光伏组件板中。
图2中在一种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上的离网微型逆变器(1)中,将功率开关电路主板(11)固定在带散热片铝质外壳底盒(7)中,使功率开关元件高效散热,DC升压、载波通讯MCM电路模组(12)嵌入连接在功率开关电路主板(11)的右侧中,正弦波交流驱动、监测MCM电路模组(13)嵌入连接在功率开关电路主板(11)中的逆变功率开关元件的上方,形成逆变交流输出,将光伏电压监测、控制MCM电路模组(14)嵌入连接在功率开关电路主板(11)中的光伏控制功率开关元件的上方,形成光伏控制输出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信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信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声明类型的方法以及实例化对象图的方法
- 下一篇:电动楔式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