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锌铁氧体小磁芯烧结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9176.0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常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C04B3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氧体 小磁芯 烧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锰锌铁氧体磁芯制造的辅助生产工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锰锌铁氧体小磁芯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集成化,小型化,变压器越做越小,相应的磁芯产品也越做越小。小产品生产过程中,因为粉料用量少,单价高,利润高,其主要成本在人工整理工时上。一般情况下,略大一点的产品可以通过自动排坯机,自动整理机操作;而一些特别小的产品,如长度尺寸小于5mm的产品,无法采用自动排坯机操作。原因有两个:1、磁芯太小,自动排坯机精度不够;2、小坯件,因为密度低,比较松散,自动排坯机机械作业易损坏坯件。而设计专门用于小产品的高精度自动排坯机,成本太高。
常规操作方式通常采用堆烧,但是小产品过小,堆烧高温时磁芯易变形扭曲,同时和承烧耐材接触,小产品受承烧耐材成分影响大,承烧耐材一般为AL2O3,与锰锌铁氧体中的锌会产生置换反应,因此与耐材接触的产品,电性能急剧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锰锌铁氧体小磁芯采用堆烧烧结时磁芯易变形扭曲且与承烧板发生锌置换的问题,提供一种锰锌铁氧体小磁芯烧结工艺。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锰锌铁氧体小磁芯烧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承烧板上先铺一层与锰锌铁氧体小磁芯的坯件材质相同的粉料,然后堆放锰锌铁氧体小磁芯坯件,接着用与坯件材质相同的粉料将锰锌铁氧体小磁芯坯件掩埋;
2)将经步骤1)处理的锰锌铁氧体小磁芯坯件在窑炉中烧结;
3)烧结后所得产品置于振磨机中振磨,再经超声波清洗,放置24小时以上,即得到锰锌铁氧体小磁芯。
本发明的烧结工艺适用于尺寸在10mm以下的锰锌铁氧体小磁芯的烧结,特别是对于烧结温度高、含锌量高的高导锰锌铁氧体产品。可以有效防止小磁芯在高温烧结时变形扭曲,以及与承烧板发生的锌置换,成品率可达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常规工艺,锰锌铁氧体小磁芯坯件成型,以商品化的H4.5×2.7×1.3-JR10K产品为例。
堆放前在承烧耐材上铺一层与锰锌铁氧体小磁芯坯件同等材质的粉料,再将坯件堆放在粉料上;因为产品很小,每班次的产品(1~5万只)使用标准310×310的承烧板足可以摆放;堆放完后再将与坯件同等材质的粉料撒在坯件上面,多撒一些,将坯件掩埋住。
烧结:将堆满粉料和坯件的承烧板,端到窑炉上,正常烧结。
振磨:烧结后的产品,表面会沾附一些粉料细颗粒。需要通过振磨机,将其表面的粉料和成型产生的毛刺去掉。因烧结后的磁芯很硬,振磨不会损坏磁芯。
振磨后的产品经超声波清洗后,放置24小时以上,消除振磨产生的应力。磁环类产品,可以使用自动测试机,测试后发货;常规UF型、EE型等产品可以使用自动整理机,整理后磨加工,如无整理机,因磁芯不易损坏,手工操作也可以,只是效率略低。
产品电感值在0.4~0.7uH,无变形,产品合格率95%以下。
对比实验
与本发明烧结工艺不同之处为:坯件直接堆放在承烧板上,也不用粉料进行掩埋。
与承烧板接触的,以及堆放上表层位置的产品的电感值只有0.1~0.3uH,中间位置的产品的电感值在0.6uH左右,磁芯有部分变形,产品合格率只有3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片扫描成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