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875.3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戴春祥;袁龙江;孟红玉;李莉敏;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流体 采集 分离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以高速压力气流为动力源,以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无电纯机械的环保节能绿色。对有害高温油雾三相流体进行采集、处理,再以洁净空气放入大气,同时将回收的油雾中的油基润滑冷却液重新利用。
背景技术
金属在高速、强力加工工况条件下产生大于油基润滑冷却液沸点的温度,油液开始雾化、气化,同时油液中的添加剂、加工产生的金属粉末开始结焦飘浮,形成大量有害高温三相油雾气体弥散在工厂大气中。这些油雾废气中含有丙稀醛、多氯联苯等有毒害的物质和异味,油雾废气漂浮在大气中不仅重度污染了生产环境,也极大地危害了操作者的健康。另一方面,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因润滑或冷却需要将耗费大量的油性液体。目前,对油雾废气的处理普遍采用单体离心式风机将油雾废气抽出到生产环境之外,这种方法虽然有效避免了油雾废气对生产环境的污染也保证了操作者的健康,但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给更多的人们带来了健康危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油雾废气的污染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也有采用集群式大系统进行处理,但这种方法工程投入大、能耗大,系统的维修、清洗等成本高,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目前高速强力金属约束加工工况条件下产生由于冷却润滑油气雾化的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以达到环保、可靠、安全、节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思如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相油雾流体分离装置(见附图1),主要由油雾收集分离箱(3)、油雾采集器(1)、空气排放消声器(4)、空气净化滤清器(7)及亲油性介质(12)、单向阀(8)、油液排出控制阀(9)、管路(2)、永磁磁钢(11)等组成。整个装置是以中速中压气流为原动力源的,因此独立配备涡流气泵(10)。
高压涡流气泵(10)的压力空气出口与吸雾器(1)的压力空气入口相连,吸雾器(1)的出口通过管路(2)与油雾收集分离箱(3)的入口相连.进入吸雾器高压气流从隙缝(δ)中高速喷出(见附图2)。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即产生空气附壁效应及放大效应,此时吸雾器(1)芯部形成低于大气压的近似真空区,这就将机床工况条件下产生的三相油雾流体通过密封管路(2)连续地卷吸入到收集分离箱内部。同时行进中的气流会在箱体环境内产生降温效应,会促使油雾中油珠冷凝成油滴。
三相油雾进入分二路相向并沿切线路径进入收集分离箱(3)内的筒形内箱体(6)之后,沿壁运动形成旋转气流,在此气流的作用下,实现自上而下,之后又通过内箱体回流管(5)口自下而上流动,再通过回流管上端二支管自上而下流动,最后经过回流管二出口的高效油雾气流滤清器(7)进入收集分离箱(3),气流随着缠绕的钢丝球(12)间隙自下而上流动经过箱体顶端的消声器之后气流即以洁净空气状态排到箱体之外。最终完成气、液、固三相分离。
二路沿内箱体切并向相向运动的三相油雾气体形成的旋转气流,此旋转气流在贴有强力永磁磁钢(11)的内箱体(6)内离心作用下三相油雾中的相当部分油珠(包括粘附在油珠上油品添加剂结焦体及粉尘飘浮物)及金属尘会粘附在内箱体(6)筒壁上。粘附在内箱体(6)筒壁油珠聚结成油滴经重力作用就沿着筒壁流入箱底部,同时行进中三相油雾气体隨着相时长路往流动气力衰竭油珠及固相飘浮物出现沉降。
内箱体(6)筒底部设有单向阀隨时可将回油收集,金属尘定期清理.同时外箱体内安放特殊滤材不锈钢丝(12)增加空气净化路径。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钯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组装LED灯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