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体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808.1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桢;杨秀梅;王珑;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19/10;E03B3/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坡 深层 排水 体内 地下 水资源 回收 装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有效降低滑坡滑面处水位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体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滑坡是斜坡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向下作长期而又缓慢的整体运动,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水在滑坡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表现在:增加岩土体的容重,形成动、静水压力,降低可能滑动面的抗剪强度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民间有十滑九水的说法,可见水对滑坡的影响之大。因此,在滑坡治理工程中,消除和减少水对滑坡的危害显得尤其重要。如何通过降低滑面处的水位来改变滑坡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减小下滑力以提高滑坡的稳定性,并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已成为当前生产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目前,滑坡地下水的防治对策主要是根据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其原则是疏而不堵,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隧洞疏干、支撑盲沟。但这些消除或减少水对滑坡危害的方法,都不能解决滑坡的深层排水及滑坡体内地下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滑面处水位,改变滑坡体物理力学性质,减小下滑力以提高滑坡稳定性的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体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在消除或减少水对滑坡危害的同时,回收滑坡体内地下水资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包括抗滑桩,抗滑桩与滑坡方向相垂直的一个侧壁上设有集水洞,或者抗滑桩与滑坡方向相垂直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集水洞,集水洞不与抗滑桩相邻的其它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疏水管,所有疏水管的一端与集水洞相通,所有疏水管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集水洞的方向,集水洞内设有排水装置,通过该排水装置将进入集水洞内的水从抗滑桩顶部排出。
一种上述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步骤1:按照现有在滑坡上设置抗滑桩的方法,进行抗滑桩的桩排放线、十字线定位;然后按抗滑桩截面设计尺寸开挖桩井;
步骤2:当桩井深度挖至设计深度时,在该桩井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一个侧壁上挖掘集水洞;或者在桩井垂直于滑坡方向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挖掘集水洞,在集水洞不与桩井相邻的侧壁上钻凿疏水管;在集水洞内设置排水装置,将该排水装置的出水端伸入桩井内,沿桩井井壁向上延伸至桩井外;浇筑桩井,形成抗滑桩,完成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体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的制作。
所述的排水装置包括抽水泵,抽水泵与抽水管相连接,抽水管的另一端穿过集水洞进入抗滑桩内,并沿抗滑桩高度方向从抗滑桩顶部伸出;所述抽水管与排气孔相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也可以采用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包括抗滑桩,抗滑桩底部设有集水洞,集水洞的每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疏水管,所有疏水管的一端与集水洞相通,所有疏水管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集水洞的方向,集水洞内设有排水设施,该排水设施将进入集水洞内的水从抗滑桩顶部排出。
上述第二种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步骤1:按照现有在滑坡上设置抗滑桩的方法,进行抗滑桩的桩排放线、十字线定位;然后按抗滑桩截面设计尺寸开挖桩井;
步骤2:当桩井深度挖至设计深度时,在桩井底面上竖直设置多个立柱,同时从桩井底面开始、在桩井侧壁上设置高度与立柱高度相同的承压墙,该承压墙围成的空间为集水洞,在集水洞侧壁上钻凿疏水管,在集水洞内设置排水设施,集水洞顶部设置盖板,将排水设施的出水端穿过盖板沿桩井井壁向上延伸至桩井外;浇筑桩井,形成抗滑桩,完成滑坡深层排水及滑坡体内地下水资源回收装置的制作。
所述的排水设施包括抽水泵,抽水泵与抽水管相连接,抽水管的另一端穿过集水洞进入抗滑桩内,并沿抗滑桩高度方向从抗滑桩顶部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