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装置容量的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78746.4 | 申请日: | 2013-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乔颖;徐飞;鲁宗相;刘少宇;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H02J3/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容量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领域,尤其设计一种对于存在较高弃风损失的风电场用来计算储能装置合理容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场等以间歇式电源组成的电站的功率输出受风速等自然条件约束,具有很大随意性,而电力系统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受电力负荷峰谷规律和电网输送能力影响。当自然资源的波动超出电力系统的接纳能力时,风电场就不能按照最大可获得的资源情况足额并网发电,造成风能利用浪费。而利用能量型储能装置,则可将某些时段(如夜间负荷低谷时段)多余风电发电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供应紧张的时段释放出来,达到减少弃风损失、提高风电场利用效率的作用。
国家电监会2012年发布的《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地区——“三北”地区“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6%,弃风电量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折合火电(标)煤耗384万吨,折合CO2减排量760万吨”。如果能够通过合理配备储能装置将这些清洁能源转移利用,其经济与环保综合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然而由于储能装置的价格敏感性,规划设计风电-储能联合电站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计算合理储能装置容量,以保证联合电站的整体收益。现有方法多依赖对风电发电输出功率分布的某个概率密度函数假定。按这类假定,上一时刻的风速和下一时刻的风速之间相互独立,一方面忽略了风速序列内隐含的时序关系信息,使得计算所得能量型电池储能装置配备的容量偏小,实际应用中储能装置远远达不到预期的利用率,从而大大降低了联合电站的经济性;另一方面忽略了电池类储能装置的可用容量与充放深度之间联系,使得实际应用中储能装置的预期使用循环次数、收益状况均偏离规划。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优化储能装置利用率、改善风电-储能联合电站的经济效益的获取储能装置容量的方法。
一种储能装置容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可发电功率序列和弃风序列以得到风电场的风能损失;采集每年所需的储能充放容量序列与频次;计算储能装置的单位充放电能盈利;获取储能装置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最低利用率;以及根据最低利用率计算储能装置的容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包含时序信息的可发电功率有序序列,并考虑电池类储能设备循环寿命和单位充放电能成本,对风电场所需储能装置容量进行计算,提高了储能设备利用率,该方法易于操作、具有普适性,从整体上改善风电-储能联合电站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获取储能装置容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表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获取储能装置容量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风电场的风能损失概况;
步骤S20,根据风能损失概括计算每年所需的储能装置充放容量序列与频次;
步骤S30,计算储能装置的单位充放电能盈利;
步骤S40,获取储能装置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最低利用率;以及
步骤S50,获取储能装置的容量。
在步骤S10中,所述风电场的风能损失概况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步骤S11,选定一个自然年作为研究水平年;
步骤S12,计算风电场在非限制出力状态下的一个自然年内可发电功率序列;
步骤S13,获得该风电场的年弃风序列;以及
步骤S14,统计该风电场的年风能损失。
在步骤S11中,所述自然年的天数可为365天或366天。本实施例中,取自然年的天数为365天,折合8760小时。所选数据获取时间段不限于一个自然年,可以超过一年。
在步骤S12中,已经投入运行超过1年与尚未投入运行或投入运行未满一年的风电场,所述自然年内可发电功率的序列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
对于已经投入运行超过1年的风电场,所述自然年内可发电功率的序列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步骤S121,计算每台风力发电机组上测风装置的风速测量值的小时均值,该小时均值为测风装置在连续一个小时内所有采样值的算术平均。
步骤S122,计算风电场整场的风速小时均值,该均值为风电场内所有风力发电机组所得的风速小时均值的算术平均值。
由于在一个自然年内共有8760小时,则对应得到风电场整场的8760个风速小时均值构成的序列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